
白花花的自来水从水龙头喷泻出来,徐闻县南山镇竹山村82岁老奶奶吴美英用双手盛水,满脸欢喜:“多少年来靠外出挑水喝,现在自来水送到家里了,干旱的田地有水后也变成生金下银的菜地了,咱们村民过上好日子了——多亏了政府的帮扶。”
竹山村是省级贫困村,2000余人的大村仅有1500多亩耕地,人多地少。这里十年九旱,田地龟裂,许多作物都难以种活,近一半田地因此丢荒。村民生活长年为水而困,常靠外出挑水喝。水,成了村民心头之痛。
2009年底,徐闻县供电局进驻该村扶贫,本着一村一策、因地制宜的方针,决定从改水入手,提高村民生产生活能力。该局与村民筹资近1000万元,在村里建水塔拉管网,田园拉电网打水井上硬渠,全面覆盖,清清汩流从地下涌喷出来,流进干旱的土地,绿了田园,滋润了农民心头。记者近日在该村看到,村周边昔日荒地全变成了绿油油的瓜菜基地,一畦一畦的“绿色海洋”了无尽头,蔚为壮观。村场停着几辆大货车,正在收购农民的瓜菜。村支部书记杨登山指着大货车道:“每天都有老板进来收购,农民都笑说,这是给村里人每天送钱来了——现在全村人都种菜,没有一分地丢荒,有了水才有这一切。”
村民杨朝胜一家4口,家里2亩多地过去由于缺水,常年丢荒,是村里特困户。农电电网延伸到他的田地后,供电局又帮他打了一口井,提供优良种苗以及技术指导等,2010年种上刈菜、青椒,收益颇丰,后又外出租地扩大到10亩。杨朝胜笑着说,这里土地肥沃,有了水种什么就收什么,一年四季都没间断,收了一批又一批,一年纯收入八九万元,现在有钱了开始建两层楼房,这真是以前不敢想的,全村人生活都因水带来了大变化。
茅草屋、破瓦房变成了一栋栋小洋楼。去年至今,该村有60多户农民建起了崭新的“瓜菜楼”,且大部分是村里的贫困户,变化之大简直就是一个奇迹。有了水,这里已寸土寸金,供电局为贫困户送良种送肥料送技术,家家大种瓜菜,一般一年都有几万元收入,多的收入10多万元。杨登山高兴地说:“现在竹山村已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瓜菜村’,有企业准备进来投资加工,指导农民搞绿色种植,发展高效农业,看来咱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