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徐闻兴起文化新“年例”

2012-08-25 11:12 来源: 作者:邓斌

奖学助学活动成为文化新“年例”。 邓斌 摄

 

8月13日晚,金风送爽,星光灿烂。在新的学年即将开始之夜,徐闻文化广场内人潮涌涌,歌舞升平,一场见证了徐闻人民捐资助学的热情,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爱心故事,唱响了爱的主旋律的文艺晚会在这里上演,正为今年全县考上国内和世界名校的25名徐闻优秀学生颁奖。这一奖学助学活动,正逐变成为徐闻各地乡村新的文化“年例”。

本来,年例是粤西地区一个独特的传统节日,春节可算是最为热闹的。然而,在祖国大陆最南端的徐闻,春节之后仍有一个特别的喜庆日子要过,那就是八月金秋的奖学助学晚会。徐闻人把这一奖学助学活动的日子当作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新“年例”,从而把更多普通市民的爱心汇聚成一股力量,来实现着贫困孩子的求学梦。

今年八月,徐闻奖学协会走过了3个春秋。三年来,县奖学协会给予了无数贫困学生、优秀师生帮助和关怀,让他们远离悲伤,拥抱梦想,快乐成长。三年来,在徐闻县奖学协会的奖学助学活动的影响和带动下,徐闻县的下洋、角尾乡、海安、西连、锦和等5个乡镇级奖学助学组织相继应运而生,全县50多条村委会、逾250条自然村的奖学助学组织也纷纷效仿先后成立。且在这些奖学助学组织中有着一长串企业家的名字,他们以全新的公益理念,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自己模范的行为传递着爱心。尤其是何培华、倪光乐、欧小力等爱心人士,为扶持在校优秀中学生和考上大学的优秀困难学生,他们以个人名义设立了单项奖学金,开了全县甚至全省民营企业关注乡村教育发展的先河,使不少有志向、敢担当的贫困学生有机会荣登红榜,圆了多少贫困学子的大学梦。

笔者最大感动的是,今年大年初二日晚,细雨绵绵,歌舞升平,徐闻县曲界镇田洋村教育基金会成立,乡亲们携带孩子纷纷为教育基金会捐上压岁钱10.7056万元,场面好不热闹;5月25日,在徐闻县“三进三同三促进”挂点工作单位的支持下,下洋镇奖教奖学协会正式成立。当天上午该镇隆重举行的“奖教奖学现场募捐”动员大会上,现场共募集资金26万多元,随后一个月内,各方捐助共近98万元。

时下,文化新“年例”已形成徐闻人比过年还要隆重的喜庆日子,有些乡村一年中还会举办两次,即春节、高考后的金秋八月,这样的“年例”一般会维持两三天。年例这些天,村村都为考上大学、名牌中学的村中学子们摆设酒席,鞭炮声及锣鼓声此起彼伏。“年例”期间,在外出的人大都会返回村子捐款助学做“年例”,还请来各种各样的民间艺术表演团队前来演出庆祝。醒狮班、雷剧、白哉戏、电影、歌舞是各地文化新“年例”必备的表演节目。一般在文化新“年例”日前后连演数天,观者络绎不绝。

每年农历大年初二至初八、公历8月8至27日夜晚,均是徐闻县角尾乡郑黄村、角尾乡许家寮村、迈陈镇青桐村、西连镇迈谷村、锦和镇城内村、龙塘镇下洋村等250多条乡村奖学“年例”。这连日夜晚,各乡村歌声鼓乐闹村前,奖励学子舞翩翩。剧场上,升腾而起的绚丽烟花,照亮了寂静的夜空;精彩淳朴的优美舞蹈,村民们又迎来了欢乐的晚会;爱心在这里汇聚,爱为爱感动;热泪在这里涌流,心为心感恩。激情豪放的歌声,表达对高考“中状”的莘莘学子们的美好祝愿。场场晚会演出精彩纷呈,演员们才艺横溢,晚会中间还不时穿插着为学子颁奖仪式。那些颁奖场面,深深打动了当地观众,现场掌声此起彼伏,不时有人用手机和相机拍下精彩一刻。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红星照耀红土地
  • 定格浪漫 纸短情长:新人登报缔结良缘 铅字为证爱情永恒
  • “月满非遗·情聚中秋”非遗集市举行
  • 霞山区青年夜校咖啡品鉴公益课举办
  • 暴雨突袭
  • 环北广东工程首条盾构区间顺利贯通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