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雀巢被指变相涨价 重量减轻只为放一个勺

2012-11-06 10:5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李莉

    量少了,价格却没变。

    近日,雀巢品牌的部分奶粉已经悄然“瘦身”,但价格却没有变,消费者质疑雀巢奶粉是“变相涨价”。

    昨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来到上海长寿路一家吉买盛超市,发现这里销售的“雀巢超级能恩婴儿配方奶粉”二段,重量已经从原来的900克“瘦身”至800克,但价格还是原来的331元。在其他超市,该款奶粉的一段和三段,重量也从原来的900克“瘦身”至800克,但价格还是原来的351元和299元。

    雀巢中国相关负责人何彤昨日接受本报电话采访时表示:“雀巢瘦身是为了在其中放一个勺,方便消费者。”而当记者询问“这到底是不是变相涨价”时,她并没有明确回答,只表示:“雀巢能恩奶粉改进了工艺和品质,这个需要成本。”

    不过,记者比较了雀巢能恩900克装和800克装的配料后,发现原料并没有什么差异。

    对此,有消费者算了一笔账:以能恩奶粉一段为例,奶粉瘦身100克而价格不变,相当于消费者多支出了39元。因此,消费者笑称:“花39元买个勺真不便宜。”

    实际上,这不是消费者第一次质疑雀巢能恩奶粉的价格。早在数周前,就有网友在网上爆料称,雀巢能恩奶粉“国内卖得比国外贵”。这位网友指出,雀巢能恩奶粉一段婴儿奶粉,通过海外代购渠道只要185元,比国内便宜了近一半。

    业内人士指出,雀巢奶粉价格涨价,只是近年来洋品牌奶粉价格上涨的一个缩影。东方艾格农用咨询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自2008年来三鹿奶粉爆出“三聚氰胺事件”后,洋品牌奶粉就进入到了集中涨价期。三年内共有四次提价,包括雀巢、美赞臣、雅培、多美滋、惠氏等品牌在内的洋奶粉,每次提价幅度均在10%左右。经过几轮提价后,现在每罐奶粉至少提价50元,多的达到100元。

    对此,乳业专家王丁棉分析称,近年来,洋品牌奶粉在华逐渐扩大市场优势,目前在部分一二线城市,洋品牌奶粉市场占有率超过55%,一些中高端洋品牌奶粉的市场占有率更是占到了70%以上,这让洋品牌在中国市场上的“话语权”越来越大,客观上形成了“集体垄断”的优势,越来越容易操作价格。

    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全国婴幼儿奶粉前十大品牌中,虽然伊利、贝因美、圣元、雅士利、飞鹤等五大品牌上榜,但销售额与多美滋、美赞臣、雀巢、雅培、惠氏等五大洋品牌动辄五六十亿的年销售额比起来,要逊色不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全球首创漂浮式养殖平台“湛江湾1号”湛江交付
  • 深蓝逐梦启程!“湛江湾1号”铸就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 国道G207线遂溪县穿城段改线工程首跨预制箱梁架设成功
  • 赤坎区海丰路市民添衣忙 未来一周暖晴回归
  • 雷州市客路镇典型镇建设亮眼——“丑小鸭”华丽变身“白天鹅”
  • 湛江市第二届企业家大会吹响高质量发展新号角 投资湛江,正当其时!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