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吴川市海洋与渔业局在该市博茂渔港码头举行“2011年中央渔业资源保护和转产转业项目”增殖放流活动,将1240万尾鱼虾苗种放流入海。
据了解,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吴川先后在沿海、江河水域开展了一定规模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增殖品种有罗氏沼虾、斑节对虾、“四大家鱼”等6000万尾,其中海水类4500万尾,淡水类1500万尾。这些资源的放流取得了显著的增殖效果,有效增加了水生生物的资源量和群体数量,确保了生态平衡。据渔业生产调查反映,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后,每年有稳定的回捕产量,产生了可观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该市海洋与渔业局在保护和修复水生生物资源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效,投资620万元,建造了面积525公顷的人工鱼礁。计划投资2300万元,规划建设面积1000公顷的鉴江口尖紫蛤(沙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投资240万元,规划建设占地15亩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基地(鉴江放生台)。
据悉,这次增殖放流活动是2011年中央转产转业项目,采购放流苗种共1240万尾,包括斑节虾1220万尾,笛鲷类10万尾,胡椒鲷10万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