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开展危险品货物鉴定。
11月21日,记者从湛江海事局获悉,琼州海峡载运危险品车辆“一车一费”收费新政已平稳运行约4个月。这一聚焦“减轻车辆过海成本”的创新举措,将原来“一货一收费”的按类计费方式,优化为“一车一费”统一500元的收费标准,在大幅减轻企业成本的同时,构建起覆盖危险品水上运输的全流程的安全防线。
联合开展危险品货物鉴定。
据了解,今年6月,一辆计划从徐闻港过海的危险品货车在进港公路突发火灾。调查证实,该车申报载运3类油漆,实际混装油漆、锂电池、甲醛、天那水等4种危险品,起火根源正是锂电池受热引燃其他可燃物品。后续排查发现,原收费模式下,装载4类危险品的车辆需支付约2000元鉴定费,高额经济成本间接成为企业谎报、瞒报等违规行为的诱因,为琼州海峡水上运输埋下安全隐患。
针对这一问题,湛江海事部门迅速行动,一方面对接第三方鉴定机构规范标准,在包装材质、结构强度、密封性等关键指标上执行“高于行业标准”原则,严守法规红线与质量防线;另一方面引入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创新推行“一车一费”模式——无论车辆实际装载多少类危险品,均统一按500元一车的标准收取鉴定费,从根源上消除企业违规申报的经济诱因,切实为运输车辆减轻过海成本负担。
为打破区域监管壁垒,湛江海事部门还联合海南海事局、两省海峡办等单位,建立季度监管例会制度,推动实现“一次检查、两岸互认”;同步配套统一收费标准、上线危险品运输风险智能筛查系统,让跨区域协同监管更高效,车辆通关便利度持续提升。
新政运行四个月以来,在保障运输规模稳步增长的同时,“降本+安全”的双重成效持续凸显,其间累计保障装载危险品客滚船391航次,安全护送9447台次危险品车顺利过海;申报审批环节,通过严格核对货物信息与积载隔离要求,申报员规范管理率已提升至100%;车辆检测环节,依托集中开箱查验、每月联合查堵机制,再加上运输途中对货物配载的动态检查、船舶巡航驻守及应急设备核查,截至目前,琼州海峡未再发生一起危险品运输安全事故,监管服务实效得到显著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