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伊齐爽食品公司调风分公司菠萝深加工现场(资料照片)。殷翊展 摄
近期,遂溪县北坡镇的辣椒,终于告别了之前的低迷行情,收购价逐步回升,菜农有望扭亏为盈。2011年最高峰达8元一斤,2012年开市只有0.3元到0.8元一斤,再到现在0.8元到1.2元一斤,一年内收购价坐过山车般跌宕起伏。如此菜贱伤农、果贱伤农的事件在农业领域并不少见。
半个多世纪的苦心耕耘,湛江人在雷州半岛广袤的土地上收获了辉煌的农业硕果,农产品基本实现了生产规模化、布局区域化、品种多样化,同时,“大而不强”也成为湛江农业的真实写照。从追求量的扩张转向追求质的提升,从只关心脚下土地的产出到萌生纵横市场的理想,进入转型升级期的湛江现代农业,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广东“农头”
一亩地能创造多少价值?
广东茗皇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丹的记忆里,30年前,老家廉江市长山镇一亩水稻,产量400到500斤,收入80到100元,除了填饱肚子,土地附加值几乎为零;而如今,山间一亩茶园,能创造约6000元产值,若出产的是顶级有机乌龙茶,产值更是数以万元计,从土里“长”出来的茶产业,能辐射带动周边三千农户脱贫、提供数千工作岗位。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农业从小到大、从分散到规模,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地平海阔的地理条件、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丰富的农业种养经验。新中国成立以来,湛江人将雷州半岛耕耘成了一片流金的土地——糖蔗、北运菜、香蕉、菠萝、剑麻等产量居全国地级市首位;省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经营规模和数量排在全省地级市前列;农业品牌、绿色食品和农业类名牌产品数量连续三年稳居全省地级市首位。广东“农大哥”,名不虚传!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湛江孜孜不倦的农业产业圆梦之路。从农垦大军披荆斩棘开荒种橡胶、植剑麻,到举全市之力修建鹤地水库和雷州青年运河解雷州半岛“赤地千里”之苦,从改水治旱到创建南亚热带现代农业示范区,从发展“两水一牧”到争当农业强省排头兵,农业发展条件改善了,产业规模壮大了,创利能力增强了,发展战略也随之发生调整。
在经历了高速的规模扩张之后,怎样实现产业价值的提升,如何延续广东“农头”的辉煌?从官方到民间,思考和行动从未停止。“湛江的种植和养殖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但仍存在一些‘短板’,组织化程度有待提升,精深加工有待加强,农民技能素质有待提高。”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谁舞龙头
从空中鸟瞰湛江,不同色彩的农产品织就了一张巨型地毯,荔枝、火龙果、甘蔗、香蕉、稻穗、黑山羊……一张五彩斑斓、生机盎然的丰收图跃然土地之上。
而将这张丰收图放到市场经济大环境之下,就显出了单薄和脆弱的一面。市场经济的洪流早已冲破传统农业封闭的外壳。如果止于种养,农民只能以廉价原料提供者身份,在整个产业链中分享到最微薄的利润“蛋糕”,只有从规模化转向组织化、品牌化路线,并不断壮大产业链条,谋求高附加值才能在农业经济中占据更多主动权,获取更多利益。
“当农业基本达到规模化后,组织化、品牌化是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色列的人口和耕地面积与湛江相近,得益于组织化程度高,其农业总产值80%左右由农业合作组织创造,不到5%的农民提供了国内需求的绝大部分农产品,并大量出口蔬果花卉,创造了沙漠农业奇迹。
纵观湛江农业发展,部分市场敏感者,已尝到了组织化运作的“头道汤”,在先行先试中享受了财富盛宴。廉江良垌部分果农早在2003年就成立了日升荔枝合作社,走品牌经营路线,生产的“广良”牌荔枝获得绿色认证和出口权证,行销国内外,辐射带动了3000多户果农增收。徐闻老苏玉米,也是依托合作组织成为纵横北方市场的玉米品牌。在品牌化的道路上,湛江还涌现了廉江的茗皇茶、徐闻的福民牌香蕉等品牌产品以及广东恒兴集团、湛江国联水产、霞山水产品批发市场等品牌企业。据统计,湛江目前拥有72个农业类省名牌产品、64个国家绿色食品认证、18个国家有机食品认证、7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
但相对于硕大的农业摊子来说,当前的农业品牌影响力和产业带动力显然并不成正比。眼下正是北运菜产销旺季,辣椒、茄子、玉米、黄瓜等刚摘下来就装进只有“徐闻特产”四字的纸箱,一车车源源不断运往北方。这样的无名畅销产品,在湛江并不鲜见,个别甚至打上了外地品牌。在追求消费者认知度、美誉度的今天,这种“英雄莫问出处”的营销方式,显然走不远。
产业链“短粗”是湛江农业的另一“短板”,农业从业者绝大多数集中在种养环节,后续的精深加工企业少且规模小,大多数农产品仍以粗加工为主。市农业局一位干部退休后曾跑遍五县四区调研果菜产业链建设情况,他表示,产品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辐射带动力有限,是农业加工产业的通病。
同样产龙眼,厦门龙眼撬动上亿产业;同样卖海鲜,舟山开发了鲜品、干货、休闲食品、工艺品等系列产品;同样产蔬菜,寿光实现了从育苗、种植到交易的全产业链发展。反观湛江,仍存在巨大发力空间。
差距即意味着潜力。组织化建设可聚小为大,品牌化营销可变大为强,产业链延伸可产生强烈吸金效果,而这正是龙头培育之路。生机勃勃的湛江现代农业,亟待一批龙头茁壮成长,舞起新一轮产业发展的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