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堆满房屋的粮食何日能销掉,农民心急。 记者协理 陈希宇 摄
家里已无处存放粮食,只能堆放在室外,村民每晚都要守粮,天寒地冻,个中艰辛难以形容。记者协理 陈希宇 摄
滞销的粮食已经堆满了房屋。 记者协理 陈希宇 摄
农民喜丰收,但是对于廉江市营仔镇的农民来说,“丰收”一词并非代表喜悦,而是沉甸甸的忧愁。去年营仔镇虽然全镇晚造稻谷大丰收,但至今过去了3个月,该镇大部分稻谷仍卖不出,村民们心急如焚。
1月27日,记者前往该镇调查采访,发现往年非常活跃的稻谷收购商没了踪影。记者了解到,营仔镇是湛江两大粮食种植产区之一,该镇种植的“合美占”大米质优、味香,被业界称为国内“泰国香米”。
1 现场
丰收稻谷滞销堆满屋 农民日夜忧愁看守
1月27日上午11点左右,天空飘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记者来到营仔镇北堤村委蛇围村,看到田野间的一块空地上,有一大堆被黑色塑料裹着的物体,旁边摆着一张折叠床。村民告诉记者,里面裹着的正是卖不出的稻谷,因为怕老鼠糟蹋,不得不把床支在旁边,日日夜夜守着,就算下雨也要冒雨守着。“冒雨守夜还不算什么,最担心的是雨水把粮食淋坏,导致稻谷发霉。”一村民说道。
记者走进村民陈琴的家,看到客厅已被一袋袋整齐的稻谷塞满了,只留下一条窄窄的过道通向房间。记者看到,陈琴家的睡房里也堆满了稻谷,房间内除了床与柜,就是余粮。
陈琴告诉记者,她和丈夫承包了80亩地,为晚造忙碌了几个月后,终于获得大丰收。然而,自从去年11月开始收割,陈琴一直高兴不起来。“之前每逢稻谷开始收割,就会有大量稻谷收购商上门收购,但是现在都收割完3个月了,一个稻谷收购商都没有来过,我的稻谷一斤也卖不出。”陈琴说,最麻烦的是,每亩稻谷的成本费包括人工费、承包费、化肥费,需800元,她承包80亩,一共就需要成本64000元,稻谷卖不出,她没钱付给人家,也会直接影响接着到来的早造粮食种植。
村民陈木连说,全村3000多人都是靠种水稻为生,稻谷卖不出,就连成本都收不回,生计成问题。村民曾虾则告诉记者:“我的100多亩地已经丢荒,早作的播种不得不停工,80亩地产出的6万斤谷至今还没有办法处理掉。”
记者采访当天从营仔镇相关部门了解到,据统计,该镇共有800万斤稻谷滞销。
2 调查
稻谷收购商不见踪影 主要受外地大米冲击
营仔镇基围头村村民孙素和梁强合作种粮,是镇上的种粮大户。这几天,他们一直不停地联系相熟的稻谷收购商,希望他们前来收购稻谷,但仅有一两个到来。
孙素和梁强去年投标了300亩地,晚造收获了21万斤稻谷,除了留下2万斤做种子外,他们仅靠人情关系卖了2万斤稻谷,目前还剩余17万斤稻谷。稻谷多得没地方放了,现在不得不借用村校的旧校址。梁强苦笑着说,成本费27万多元都是借来的,如果卖不出,他们没有办法偿还这笔债。“更严重的是,如果到今年6月还卖不出,稻谷里就会有米虫,所有剩余的稻谷只能全部报废了。”
为何以前稻谷还没收割就有大批收购商蜂拥而来,今年却不见收购商的踪影呢?记者欲就此采访稻谷收购商,但发现大部分村民根本没有他们的联系方式。农民们埋头种粮不理销售,这在以前倒没什么,但今年的遭遇让他们措手不及。
记者好不容易找到一名稻谷收购商的联系方式,拨通电话后对方表示,因为去年东南亚等国大米冲击国内大米,他们也囤积了不少余粮,所以就不再来收购新粮。
该稻谷收购商分析,造成稻谷收购量减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主要是受外地大米冲击所致;二、一般各地粮食储备部门不会储备晚造新稻谷;三、周边区县储粮企业受到市场低迷影响,未大量收购稻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