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思考
优质价廉稻谷卖不出 源于不懂销售之道
记者了解到,作为我市种粮主要产区之一,营仔镇目前有种植100亩粮食的大户20户,种植50亩粮食的大户50户,整个镇的农民几乎都是以种粮为主。营仔镇是一个围海造田的镇,当地政府为了将丢荒的耕田复耕,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该镇水稻面积72800亩,粮食总产量达25871吨。
据了解,营仔镇所种植的稻谷“合美占”多项指标都达到国家优标准,粒型属广东丝苗型,无心腹白;营仔镇的耕泥由大海里深挖的海泥改良开发而来,泥土肥沃,有机质高。营仔镇的稻米质优、美味,米饭又香又滑,饭味浓,口劲足,口感好,一点也不亚于超市里热售的泰国香米。
然而,根据记者了解,目前营仔镇优质稻谷连一百斤160元也没人来收购。村民表示,按此价格折算,每斤米也只是2元左右。对此,记者不禁感到疑问:为何至少4元一斤的泰国香米受到广大市民的追捧,但就在我们身边、物美价廉的米只是2元一斤却无人问津?
营仔镇农技站负责人杨文升告诉记者,一直以来,农技站在科技种粮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很少涉及销售方面。也就是说,目前镇里没有什么可行的销售方案能够提供给农民。
面对村民的苦恼,为了应对种种难题,营仔镇有关部门曾想通过搞品牌经营来促进订单销售。但是问题又来了。一方面种植稻谷利润低,每斤只能赚几分钱,没有经验的他们,如果搞品牌失败,将会血本无归。另一方面,营仔镇属于丘陵地带,交通不便,信息较为闭塞,镇上没有稻谷加工厂,每次都要把稻谷运到其他地方进行加工,运输成本和装卸费用都比较高,这样来回几次便会亏本。再加上村里的农民没有超前的意识,资本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导致品牌经营的不可行。
营仔镇稻谷的大丰收不再能让当地人品尝到喜悦,“丰收”一词在他们身上成了“丰而不收”。如果余粮问题得不到尽快解决,大丰收带来的必然会是大损失。增产不增收的苦恼还会持续多久呢?
最新进展:
湛江粮食局协调收购稻谷
1月31日下午,被忧愁困扰了多天的孙素脸上终于有了笑容。这名营仔镇的种粮大户,正将稻谷运往湛江。他高兴地告诉记者,湛江粮食局获悉情况后,答应收购他的粮食。“我的17万斤稻谷终于销出去了,心头大石终于放下了。”孙素笑着说。
记者电话采访了营仔镇农技站负责人杨文升,他兴奋地表示,湛江粮食局从现在开始到2月7日都会在营仔镇收购粮食,农民的烦恼将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