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利好护航股东解禁
主要生产车间因“三旧”改造而必须拆迁,冠豪高新早在2010年就启动了湛江东海岛项目,并以非公开定向增发的形式向大股东及其他4家机构募集资金。定向增发在2011年11月成功实施。
2012年11月23日,占总股本12.21%的冠豪高新限售股,约7266万股,正式解禁,当日冠豪高新收盘价为7.31元/股,复权复息(2011年度分配方案为10转4派0.6元)后,相对于增发价格涨幅约为20%。
冠豪高新股价恰在此后不久开始启动,截至2013年3月13日收盘,冠豪高新近半年来以最低6.3元/股计算,最高涨幅高达326.05%,成为2013年开年第一牛股。
而股价的暴涨则得益于冠豪高新持续释放的利好消息。
除前述转让冠通投资65%股权,获得投资收益1.5亿元之外,2013年1月8日,冠豪高新公告称,2012年业绩同比增幅在100%以上;2013年1月17日,冠豪高新公告称,公司总经理黄阳旭等11名高管共同通过黄阳旭个人账户于2013年1月15日、16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系统增持本公司股票166.3万股;2013年1月28日,冠豪高新中标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普通发票专用无碳复写纸采购项目,成为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发票用纸独家供应商;2013年3月8日,冠豪高新董事会决议2012年度分配预案为每10股转增10股派息1.2元。
短短3个月时间,冠豪高新抛出4个利好消息,而期间第二大股东广东粤财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粤财”)的违规反向交易,和定增对象天宸股份(600620.SH)下属子公司上海宸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宸乾公司”)的清仓行为,让冠豪高新陷入“释放利好,拉高股价,护航解禁”的舆论风暴中。
值得注意的是,宸乾公司第一次出售的时间点为其限售股解禁后一个月内。
“粤财的违规反向交易仅仅处罚的是其买入获利部分,但真正意图仍是抛售,从历史沿革来看,粤财曾是冠豪高新的第一大股东,持续释放利好,股价暴涨之后定增对象纷纷抛售,”深圳一位私募人士认为,冠豪高新难以摆脱释放利好护航解禁的嫌疑。
高管买股再遭质疑
股价的暴涨,冠豪高新高管团队也分得一杯羹。
2013年1月17日,冠豪高新公告称,公司总经理黄阳旭、财务总监靳建荣、董事会秘书陈华春、副总经理李臻、陈丽蓉、张江泳、程耀、罗春生及中层管理人员朱朝阳、黄群珍、蔡素晖共同通过黄阳旭个人账户于2013年1月15日、16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系统增持本公司股票166.3万股。
以冠豪高新当日成交均价10.52元/股计算,黄阳旭等11名高管及中层截至3月15日跌停价,获利依然超过2400万元。
“本次高管增持公司股票,是公司高管团队基于对目前资本市场形势的认识及对公司未来持续发展的信心所作出的决定,且不排除未来继续增持的可能。”冠豪高新的公告表示,在国有企业暂时不便实施股权激励的背景下,尝试在公司管理层与公司股东之间建立利益共同体的机制,本次增持并无短线获利的可能和动机。
不过,这个澄清公告显然无法平复投资者的愤怒。
据公告,此次增持资金全部由黄阳旭个人先行垫付,而买入时甚至连《委托持股协议》都未签署,黄阳旭垫付后由其他高管再进行认购。
《中国经营报》记者查阅资料发现,2011年度,黄阳旭从冠豪高新获得的薪酬总额为77万元(含税),其认购共计花费1700万元,是其2011年度收入的22倍,而扣除个人所得税之后,则至少超过30倍。
“如果股价跌了,那其他高管自然不会愿意认购,拿出30年的工资买股票,除非确认股价一定能涨,”前述私募人士说。
“造纸行业处于寒冬期,尽管冠豪高新背靠央企,又自称为国税总局的独家供应商,但营改增全面推行和冠豪高新东海岛项目全面投产都需要数年时间,留存的想象空间仅有一直在谈的茂名油页岩和高岭土项目。”深圳一位造纸行业研究员认为,2013年,冠豪高新业绩将与2012年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差不多,而该研究员给出的评级为中性,目标价仅为不足11元。
“茂名的油页岩和高岭土矿属于国资,目前还没进入招拍挂程序,公司也组建了团队,尽力推进该项目,”对于油页岩和高岭土矿项目,冠豪高新证券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前述私募人士表示,冠豪高新高管增持之后,就放出中标、高送转利好,且在异动说明中提及油页岩、高岭土等资本运作,“意图太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