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谁解农产品流通之困?

2013-04-20 09:43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郭丹

辣椒是湛江主要北运菜。李波 摄

    流通之困 危与机并存

    不光是加工保鲜和收储环节力不从心,在湛江,作为现代市场经济血脉的流通业整体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目前,湛江全市共有14个北运菜专业批发市场,但大多设施简陋、配套不全,只是提供固定档口,每年经营时间仅4—5个月,每个档口年租金为0.6—1万元,损耗大,回报率低;产区和专业批发市场产品检测率不足30%,溯源体系不健全;自有品牌少,包装杂乱,多用外地客户指定的包装;流通环节投资严重不足,流通体系不健全,标准化水平低。如何“活血化瘀”,是摆在湛江农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面对农产品流通效率低下这一全国性问题,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明确提出要“统筹规划农产品市场流通网络布局”,“健全覆盖农产品收集、加工、运输、销售各环节的冷链物流体系”,“启动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示范区创建”等。这为湛江农产品流通业发展提供了方向和契机。

    农产品流通环节的利益各方,也对构建现代流通体系充满期待。对于外地客商来说,通过中介人或中介组织进行田头交易,方便快捷,但缺乏安全感,无法与产区直接建立长期稳固联系,货源不稳定;产品未经检测,质量安全无法保证,加上没有加工冷冻设备,增加了流通成本。因此,他们普遍希望有一个具有配套齐全的市场服务功能的交易平台。

    对于菜农和果农来说,田间地头交货的流通方式虽然方便,但主动权在中介人手中,基本上是买方市场,容易造成“卖难”和“菜贱伤农”的现象。如果有交易市场,价格可以公开透明,卖主可以自由选择交易。

    对于本地从事外运的业主来说,既有人担心流通专业市场的出现会冲击现有业务,但也有不少人认为,市场建立起来后,更有利于企业规范化运作和业务拓展。

    危与机并存,有丰富的物产做资源保证,有迫切的现实需要提供契机,发展流通专业市场或可为湛江现代农业发展打开一条新路。

    大资本入市 或可破流通瓶颈

    与种植领域聚集着大量社会资金相比,农产品流通环节的投资显得比较冷淡。受上游种植和下游终端渠道分散的制约,注入湛江农产品流通领域的资本并不多,鲜有规模流通企业或平台诞生。

    专业化分工,是一个产业规模化、现代化的标志,流通行业也不例外。以日本为例,在流通环节唱主角的批发商大多是资金雄厚、规模庞大的株式会社。即使农产品价格有波动,流通链也可弱化或消化市场压力。反观自身,目前全市从事蔬菜运销的企业有500多家,中介服务机构20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26万人,在全国20多个省市设立了近千家营销网点,但小而分散是普遍特征,有的企业构建了从属于自己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但规模小,无法抵御市场波动的风险。

    面对数以百万吨计的庞大蔬果市场,湛江需要一个实力雄厚、功能齐全、高效运行的专业流通平台,将农业生产和市场消费更合理地连接起来。目前已有企业看中其中商机——3月28日,遂溪县经贸洽谈会开幕当日,总投资额16亿元的广东北部湾农产品流通综合示范园区项目奠基,按规划,将建设一个集农产品现代交易、仓储物流、产品溯源、金融服务等于一体的广东省农产品现代流通先行先试平台。

    能否促进湛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全国“菜篮子”和“果盘子”?能否为全国农产品流通体系改革和发展探索积累经验?大资本的进入,或许能提供一个肯定的答案。

12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跟着醒狮去旅行”,遂溪在广州向全国发出最“甜”文旅邀请函
  • 湛江红树林修复创新模式  解锁生态经济双赢密码
  • “湛江蓝”:港城天空的咏叹调
  • 送展进校园
  • 椹川大道绿化修剪“精雕细琢”  扮靓城市交通动脉
  • 吴川: “一个饼”撬动县域20亿元大产业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