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孩子过度放松或加压
“经历过高考或中考的人都知道,考前的一个星期是最难熬的日子。”王永浩主任称,很多家长和老师都知道过度紧张不好,于是鼓励学生“放松”,但如果过度放松,会使得原来那种适应高度紧张的心理模式,因突然失去对象物而变得无所适从,容易产生不安、失落、心慌等心理反应。过度放松还可能会导致考生真正拿到试卷时会一下子找不到感觉。
对此,湛江市教育局教育研究室有关专家建议,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适度紧张能让人保持兴奋性和警觉性,可避免考试出现马虎大意、注意力不集中、笔误等问题,能让考生发挥出最佳水平。
如何保持适度紧张?王永浩主任称,不要让孩子玩电脑,不要参加较为剧烈、体能消耗较大的文体活动。考前一个星期应当按照考试的时间表调整作息时间,改变复习期间的“夜猫子”生活习惯,保证精力充沛。复习一些基础的知识要点,上下午各复习两个小时即可。想一想简单的问题,使大脑处于一种较活跃、清醒的状态。
湛江市教育局教育研究室有关专家也建议,让孩子保持适度紧张,家长要注意两点:一是忌如临大敌。家长不应表现得比孩子还紧张,在家中一切事务皆以高考为重,就连言行都变得与以往不同,这会增加孩子的紧张感。二是忌家教恶补。眼下大势基本已定,找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孩子进行一些点拨式的辅导,是可以的,但通过家教的“大运动量”恶补练习,未必有效,重要的是执行自己的复习计划,夯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