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廉江家电产业的处境,有点类似这句古话。当政府和企业努力寻找转型升级突破口的同时,外部的市场大环境正在迅速演变,电子商务平台的崛起,让小家电营销格局发生变革;信息化和智能化趋势的奔涌,又让只做单一家电产品的传统模式形单影只。玩法在变,廉江家电要转型升级、突破产业链底层的重围,路在何方?
1 共识缺乏,升级亟需形成合力
某种程度上说,家电产业是廉江经济活力的重要源泉。
因此,廉江市委市政府对家电产业转型升级倍加关注。该市的建材产业因水泥巨头入驻而风生水起;家具产业基本完成了新的产业布局,一品木业在横山即将展开拳脚,昌发家具逐步将重心从珠三角放到廉江,新的厂区已经投产。唯独家电,迟迟未能取得突破。
廉江对此如坐针毡,近年来一直设法整合行业资源,扶持产业龙头,推动家电转型升级。
但政府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廉江的家电企业对转型升级,尚未形成普遍共识。威多福董事长叶汝繁所说的“四流企业做买卖”,“做买卖”的企业占了廉江家电企业的80%。
由此带来的一个怪象是,廉江家电企业号称600家,每年上缴利税仅仅6000万,还比不上廉江的两家家具企业。为什么?业内人士透露,许多企业根本无意壮大,更愿意抱着一张“亏损”的财务报表,闷声攒自己的几个私房钱;一些企业根本无意研发,更愿意抄袭、剽窃、假冒别人的产品,钻市场监管的空子,横财能发一天是一天;一些企业根本无意抓质量管理,更愿意追求数量,电饭锅卖出去就万事大吉,结果用不了几天就出故障,败坏了廉江家电的名声……
这些弊病既是欠发达地区企业的通病,也反映了廉江家电产业集群对于转型升级尚未达成鲜明共识:转型升级需要投入、需要耐性、需要冒风险,许多企业对此仍持保守观望、甚至敬而远之的态度。
提到这一现象,廉江市主管部门的负责同志们很着急;而廉江一批优秀企业家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何以凝聚共识?大家认为,必须尽快扶持一个强大的家电龙头。
2 群龙无首,“鲶鱼效应”能否见效?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廉江家电产业急需龙头,但又难觅龙头。
廉江曾想集全行业之力,政府牵头,收购“半球”品牌并盘活之,打造一个家电龙头,但因种种阻力未能实现。该市也在积极与美的集团接洽,希望通过“外来和尚”形成“鲶鱼效应”,倒逼产业升级。但美的集团由于产业布局的考虑,对此并无多大兴趣;廉江市经信局局长陈亚德表示,应再考虑海尔等北方家电巨头布局南方的战略,积极接洽引进,或有希望。陈亚德认为,外来家电巨头能将廉江家电企业带到产业链的更高层次,更靠近市场前沿,从而带动家电产业的转型升级,这种效果将是明显的。
在引入“外来和尚”的同时,廉江也在积极扶持本土龙头。目前廉江本土有四、五家较具规模的家电企业,彼此实力也在伯仲之间。一方面当地资源有限,另一方面群龙无首,究竟扶持哪一家也很难确定。但一些企业家受访时明确表示,政府扶持不要“撒芝麻”,必须重点扶持一、两家企业尽快突围。
目前,廉江正在加快家电研发中心平台建设,拟在广东文理学院设立产学研结合的研发中心,为家电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同时,支持威王集团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开拓家电高端市场。
为整合家电产业资源,廉江还建设了家电展销中心,进一步推动家电产业集聚发展,通过打造展销一体化平台,吸引市场关注度,提升廉江家电品牌影响力,打开销售渠道,为家电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上述举措在一些企业看来仍有“撒芝麻”之嫌,他们认为政府的扶持重点依然不明确,恐怕难在短期内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