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江是广东省西南沿海最大的河流,发源于信宜市云开大山南麓,流经广东西南部的信宜、高州、化州、吴川等四县市,在吴川黄坡注入南海,全长231公里。鉴江为树枝状水系,其干流由北向南流,途中有多条支流汇入,如曹江、罗江、袂花江、小东江等,流域面积达9464平方公里,是广东省第三大水系。鉴江因水清如镜而得名。通常所指的鉴江是曹江口以下流经化州、茂名、电白、吴川这段,流域大部地区是丘陵、平原,雨量充沛,河水流量大,水力资源丰富,高州以下的河道可以通航。
千百年来,鉴江像一条多彩的银河,蜿蜒,奔流不息。她是粤西人民的生命之河,生机勃勃的动脉,她用清洌的甘泉滋润粤西大地,灌溉万亩农田,供应源源不绝的生命之水……。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鉴江沿岸森林茂密、绿草如茵,风光旖旎,生态环境优越。鉴江水清澈见底,站在江岸,可见江中鱼儿悠然自得地游荡。沿江居民长期饮用江水,女子肤色靓丽,男的身强力壮。民间流传着“鉴江水美人,梅菉姑姐貌若仙女”。是的,在鉴江边长大的梅菉姑娘,水灵,特别漂亮,白里透红,绰约多姿。鉴江盛产鱼虾,沿江居民有以下江捕鱼为生的;有些居民每三二日带上小网,下江捞鱼虾,用不了三二个钟头,能捕上三几斤,足够一二天食用,鉴江鱼煲汤特别清甜,是其它河流上的鱼望尘莫及的,沿江居民无不以食鉴江鱼为豪。
鉴江流域文化发达,民风淳朴,人才辈出,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鉴江秀丽的景色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壮丽诗篇。清永安教谕邓奇俊的《鉴江》诗曰:“山如簪碧玉,水似带青罗,谁把秦时镜,千秋照清波”;吴川林召棠状元诗:“乱山围塔小,曲水抱沙团”,这都是对当年鉴江瑰丽景色的生动写照。
长期以来,鉴江两岸演绎着“左江出文官,右江出武官”的传奇。左江出的文官,比较著名的有粤西状元林召棠、宋进士林永、南宋解元李凌云、清代诗翁李文泰、民间传奇人物麦为仪等;右江出的武官有,清琼州督抚彭玉将军、清广东水师提督窦振彪将军、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庞雄、国民政府广东省主席李汉魂、爱国将领张炎将军、名将张世德等。
改革开放后,在党的路线方针指引下,鉴江人民艰苦创业,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经济社会发展奇迹,造就了富甲一方的最为特色的“吴川老板品牌”。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任何地方特色文化,无不与“本土”两字有着深刻微妙的关系。吴川老板,表现了鉴江流域的人文风格,渗透着当地的山川风貌,地缘造化,历史积淀。吴川老板远见卓识,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格,他们境界开阔,豪爽,勤耕不辍。吴川老板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并远涉海外。他们中间,有的是建筑界巨子,有的是商界精英,其中最为杰出的有,深圳市“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京基集团董事长陈华,深圳市华昱集团总裁陈阳南,东莞龙泉国际大酒店董事长、粤西建筑工程公司经理龙观生,打造铜锣湾商贸广场的陈智,石油巨子林华俊,电力奇才李忠。吴川富商大贾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是勤劳智慧的吴川人民的杰出代表。吴川老板满怀乡情,富了不忘造福桑梓,他们为家乡的发展建设出谋献策、慷慨解囊,捐资兴办学校、架桥铺路、扶危济困,建设家乡。如今,鉴江两岸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城市建设跨越式发展,新农村建设一日千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是鉴江两岸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是与当地富商大贾的积极贡献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