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本报消息《交通护栏不是拿来玩的,当心!》,报道了下午放学期间,九小门前不少学生攀爬交通护栏的现象。报道刊出后,引起霞山区教育部门及九小的高度重视,他们立即着手采取措施,制止学生不当行为,保证学生人身安全。 每天安排老师在校门口指挥交通。(9月26日《湛江日报》)
霞山区教育部门及市九小重视舆论监督,积极采取务实行动,及时消除系于学生生命的交通安全隐患,当然值得一赞。说起来, 每天安排老师在校门口指挥交通,这确能在校门口附近给学生筑牢交通安全防线,让家长放心。但仔细想想,一旦学生离远校门,走到更远的地方,情况又如何呢?显然,帮助学生牢牢树立交通安全意识,让他们警畏交通规则,始终还是确保他们平安上学放学的根本所在。在笔者看来,要帮助学生牢牢树立交通安全意识,破除学生的侥幸心理很重要。
事实上,学生们对交通规则,常常是熟悉的。但一些学生却陷于“知易行难”的境地。他们攀爬交通护栏玩耍,攀爬交通护栏过马路,冲红灯过马路,往往与其侥幸心理密切相关。不是吗?在屡次攀爬交通护栏,冲红灯的冒险行动中,他们安然无恙,觉得好玩,又节省时间,于是习以为常,侥幸心理就越来越强烈。有一次,笔者劝阻一位正要攀爬交通护栏过马路的小学生,他竟然说:“攀爬交通护栏过马路我已经习惯了,只要小心些,是不会有事的。”或许,他的话说出了不少学生的真实想法。我们知道,交通事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很明显,这次违反交通规则侥幸过了马路,并不等于在以后类似的行为中也能平安无事。还有,个别学生攀爬交通护栏,冲红灯等行为,极容易被其他学生效尤,造成负面影响,埋下交通安全的隐患。
在笔者看来,让学生恪守交通规则,摒弃出行陋习,破除他们的侥幸心理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但愿我市各地学校在交通安全教育中,善于破除学生的侥幸心理,让交通安全常识内心于他们的心灵,外化于他们的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