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市石角镇200多米危桥耗时2年仍未拆完,运输受限给当地经济沉重打击,“蜗牛”效率令石角变“死角”。(9月27日《湛江日报》)
在改革发展浪潮中错失机遇被边缘化的湛江,早已尝够了办事拖沓、效率低下的苦,力争五年崛起开创“大工业时代”的湛江,提出了“好为标准,快字当先”的发展理念,刮起了革除积弊助推发展的机关作风建设热潮,出现了以民为本、奋勇发展的喜人局面,振兴发展早已深入人心。而石角惠民桥成“闹心桥”的痛心事例,警醒着仍需大力清除妨碍发展的“死角”,严格实行问责制,保障关系民生、关系一地发展的重大项目如期建设完成,早日造福于民。
清除“死角”,需要落实监督机制,牢固树立为民负责理念,以零容忍的态度推动效能提高。建设方案几经更改,组织施工不严密,内部管理混乱等影响施工进度的人为因素都是本可避免的,民心桥应建成百年民心工程,半点马虎不得,在动工建设之初就应有完善方案并严格落实,应考虑到动工建设对群众造成的不便和当地的经济损失,应力争将影响降到最低。7月26日的《湛江日报》报道过徐闻县采用专人负责、三天一查、手机拍照报告进度的创新管理手段,督办环半岛公路徐闻段工程按时按质完成。相比较下,作为石角镇重点项目的危桥拆除重建工程,长达两年时间旧桥尚未拆完,施工进展缓慢,其中可见有督办缺失的因素,如果半月一小查,一月一细查,在进度缓慢时检查督促,出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减少人为因素影响,凝聚力量苦干实干,效果相信会大不一样。
不管是城镇化建设,还是发展县域经济,都需要清除妨碍发展的“死角”,以十足干劲创造条件提高效率,建设促进发展的“绿色通道”,设立民生实事不能马虎应对的“高压线”,拉动湛江的崛起腾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