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非法围库鱼塘、破非法捕鱼网具、打击库区非法抽沙……从昨天开始,雷州青年运河管理局多点出击,掀起声势浩大的清库行动,通过强力清拆等一系列铁腕整治,还湛江一湾碧水,保卫市民“大水缸”的安全。(10月10日《湛江日报》)
银湖鹤地水库,是湛江人民的生命之源,是湛江的洞庭湖,在湛江人民心目中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通俗说法是“大水缸”,高雅说法称为圣湖也不夸张。烟波浩淼、气象万千的八百里洞庭,引得无数文人墨客竞折腰,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观光游览的胜地,洞庭湖不但滋润着一方水土,还带旺了当地经济,无论是国家政府还是民间个人对大名鼎鼎的洞庭湖的保护自然是不遗余力。强力清拆,铁腕整治,保卫“大水缸”的安全洁净,是得民心之举,是民众乐于见到热烈拥护的,一时的打击固然大快民心,但民众更期盼着建立起长效机制,不让各种非法乱象在运动过后死灰复燃,能够永保湛江的一湾碧水。只是要杜绝各种非法行为并不容易,在利益的驱动下,“鱼耗子”、“沙耗子”等利益薰心者总会甘冒风险想方设法“瞒天过海”牟利,不会自动乖乖地缴械投降。对“大水缸”的保卫,需要有全民共识全民行动,齐起监督坚决打击,有危及水源安全就是危害全市人民生命的零容忍观念,有永远守卫银湖的虔诚之心。对银湖的保护守卫,除了坚持打击防护之外,还可以与旅游开发相结合,走出一条特色的旅游保护之路。
湛江通过海上清障,开设邮轮观光滨海旅游线路,既保护了碧海澄清,又增加了经济收入,保护大海实现蓝色崛起深入人心,海上障碍不复得见,与旅游结合的海上清障取得了明显效果,水库清障完全可以借鉴此模式。通过加大鹤地水库旅游开发力度和宣传力度,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开设碧波垂钓、放舟水库、渔家乐等丰富多彩切合现代人休闲养生需求的旅游节目,集观赏性、娱乐性与休闲性于一体,将鹤地银湖打造成湛江的洞庭湖,在大家的传颂中吸引八方宾客纷至“朝圣”,何愁违法乱象不除,何愁“大水缸”不在“源头活水”的滚滚荡涤下永保清净。
水库清障,既要有“菩萨心肠”,又要有“霹雳手段”,才能保证清障效果,才能在虔诚守卫创新保护中焕发新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