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干部“排毒”需要群众“开药方”

2013-10-14 01:23 来源:湛江新闻网 作者:木栝

    央视《焦点访谈》曝光了衡水市武邑县公安局有关工作人员刁难北漂办护照的小伙小周,返乡6次多跑3000公里的事,让人真切体会到了一些部门给群众办事时,“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景象。有网友甚至调侃,3000公里真是比“蜀道”还长,看完后感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对待群众意见的态度,就是检验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感情的试金石。教育实践活动是考核干部作风的主战场。“四风”问题是在个性问题之上总结出来的共性现象,虽不敢说每个领导干部都有,但肯定普遍存在,只是程度有差异、表现有不同。按照公安部相关规定,只需要提供身份证和户口本及复印件,然后就是照了照片填了表就能办到因私护照。可现实是小周为办一个护照竟多跑四五趟,事件像一面照妖镜,照出来的是个别基层政府部门“假为民”的虚伪,照出来的是个别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丑陋原形”。群众为办一个护照返乡六次,多跑了上千公里,实在折腾人,检验出个别基层政府公务人员“为民服务”成色不足。

    干部作风怎么样,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群众意见是“出出汗、排排毒”的治病良药。用好群众意见这副“良药”,才能“药到病除”。俗话说:“护短者短更短,揭短者短变长”,干部查找问题不能“蜻蜓点水”,要敢于“揭伤疤”,敢于触及敏感部位。只有正视自己的“病情”,勇于揭自己的“实底”,才能“对症下药”。记者追踪报道时随手拍下来的工作人员办证场景,其脸色和服务态度是多么的“冷漠”,给人以“拒人以千里之外的”不屑。虽然一些服务单位对于百姓办事时间和程序也是有明文规定的,但往往挂在墙上、讲在口头上,一旦百姓真正办起事来,依然会“碰壁”。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是官僚主义作风的典型表现,老百姓最反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转作风也非一日之功。建设服务型政府这样的举措我们一直都在提,一直都在做,可是部分公职人员还是会出现“短路”现象。干部要想真“出汗、排毒”,确实需要群众“把脉、开方”。事件曝光两天之后,多名责任人被处分,涉事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向办证人小周当面道歉,并承诺以此为鉴改进作风,做好服务。可见,干部“排毒”还真需要配合群众这个“医生”,也只有把准脉、开好方,才能真治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盛会落幕 梦想续航
  • 广东省海洋经济职业技能大赛首批选手到湛
  • 市工商联开展湛江青年企业家培训为民营经济注入青春动能
  • 百名选手乘风破浪展风采
  • 麻章区政通东路告别“断头路”
  • 全国最大吨位纯电抱罐车落地湛江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