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城市诞生的摇篮。作为海滨城市,湛江素来就有依港而兴、逐水而居的亲水情结。如世界上许多城市一样,湛江也要经历从污水到治水、护水、爱水的艰难蜕变。尤其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治水”目标,铁腕整治市区的每一条河渠、每一片湖泊,让湛江“江”更“湛”。我们是如何实现水变清、岸变绿、景变美目标的?治水工程系列专题将一一揭示。(10月15日《湛江日报》)
曾几何时,寸金桥公园月影湖污染严重,臭味四溢,让人“敬而远之”,又心生怜惜之情。如今的月影湖,清波荡漾,鱼儿畅游,两岸绿意盎然,周围不时飘荡着市民的欢声笑语。好一幅“水清景美”的画卷!短短一年时间,月影湖发生如此“巨变”,原因是什么呢?这显然在于政府今年重点建设的治水工程。这是一项颇具重要现实意义的民生工程。它的成功经验,极大地鼓舞了我们建设“美丽湛江,文明湛江”的信心,也激发了我们推动湛江“五年崛起”的热情。
以“铁腕”力度解决民生难题,彰显了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心,也体现了有关部门转变工作作风的实效性。民生最重,它维系着民情、民意、民心。党的十八大就提出,要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一个政府是否把改善民生放在重要的位置,是否察民情、解民意和暖民心,可以检验着其执政能力,也检验着其是否有作为。近年来,湛江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实事的建设,并取得显著的成效,这是令人欣慰和赞许的。实际上,对民生实事的郑重承诺如期兑现,方能展现“服务型政府”的魄力和魅力,方能筑牢“中国梦”的民意基础,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贡献,也为提升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注入强劲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