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新闻网讯:昨日,记者从国家统计局湛江调查队获悉,调查队对全市560家规模户、138家生产经营单位的生猪生产情况监测结果显示:虽然今年上半年,我市生猪价格呈现低迷走势,养殖成本居高不下,规模养殖户亏损严重,但是从6月开始,生猪价格止跌回升,生猪生产形势逐步好转。特别是进入三季度,我市生猪存栏、出栏总量平稳增长,生猪价格持续走高,规模养殖户经营压力有所减小,养殖信心逐渐恢复。随着消费旺季的到来,猪肉需求将逐步增加,生猪市场供求趋于平衡,整体生产经营形势平稳向好。
【特点】生猪价格持续走高 仔猪出售量价齐升
据监测调查数据显示,湛江市三季度生猪规模户和生产经营单位生猪期末存栏99.78万头,环比增长0.97%,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2.08万头,环比增长3.51%;出售肥猪48.69万头,环比增长5.96%,出售仔猪3.66万头,环比增长11.99%;肉产量3.45万吨,环比增长4.96%;肥猪出售均价为14.52元∕公斤,每公斤环比上升1.67元,仔猪出售均价为290元∕头,每头环比上升20元。
据遂溪、廉江生猪调出大县的监测数据显示,三季度各月生猪价格同二季度相比呈现一路攀升的走势,7月生猪价格承接6月份回升的势头,每公斤均价上升至13.25元,环比上升0.17元∕公斤;8月生猪价格上涨势头强劲、增幅明显,每公斤均价为14.53元;9月生猪价格增势放缓,每公斤均价为14.94元,与6月相比,增幅达14.22%。
三季度,规模养殖户出售15公斤以下仔猪3.66万头,环比增长11.99%。与二季度相比,三季度各月仔猪价格上升明显,7月均价为280元∕头,8月均价上涨至300元∕头,9月均价维持在300元∕头的水平,比6月上涨20%。据了解,三季度仔猪出售量增价涨的原因有二:一是受到生猪价格回升的影响,养殖户补栏积极性增强,致使仔猪需求增加;二是湛江市今年7、8月气候异于往年,持续高温和连续降雨交替出现,造成仔猪成活率下降,推高仔猪销售价格。
随着生猪价格的上涨,三季度规模养殖户实现了扭亏保本的过渡。7月平均猪粮比为5.34:1,8月平均猪粮比上升至5.91:1,9月平均猪粮比达到5.95:1,逐步接近6:1的盈亏平衡点。按9月生猪均价14.94元∕公斤计算,出售一头110公斤的肥猪,养殖户收入与6月相比增加200元左右。
三季度进入全年生猪补栏旺季,加上生猪价格的回升,养猪行情向好,规模养殖户积极补栏。规模养殖户三季度生猪期末存栏99.78万头,其中:待育肥猪存栏58.77万头,环比增长1.12%;能繁母猪存栏12.08万头,环比增长3.51%。随着国家宏观政策调整作用的增强、生猪生产周期的恢复,以及市场需求增加等多方利好因素的拉动,生猪养殖形势逐步回暖,规模养殖户对后市的态度比较乐观。回访调研中,大部分规模养殖户预计年末生猪市场将继续呈现量增价升的发展态势。
【问题】饲料价格仍居高位 生猪养殖融资困难
当前,随着人工费用的不断攀升,加之玉米、豆粕、麦麸等主要饲料价格的居高不下,生猪养殖成本越来越高。据调查,三季度玉米均价为2.48元∕公斤,豆粕均价为4.07元∕公斤,麦麸均价为2.25元∕公斤,与上季和去年同期相比,价格涨跌均在5%以内,价格仍居高位。同时,辅助饲料如进口鱼粉、国产米糠等价格也维持在高位。饲料价格的“坚挺”,严重压缩规模养殖户的利润空间。
上半年生猪价格低迷,造成一些规模养殖户资金回笼缓慢,生产经营处于低谷。目前养殖形势好转,生产发展需要大量资金,规模养殖户急需融资。回访调研中,大部分规模养殖户从金融部门贷款非常困难,不仅手续繁琐,而且贷到款项数额很小。迫于生产的需要,许多规模养殖户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利息较高的民间借贷,这在加重养殖户经营负担的同时,也不利于生猪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
【建议】加强信息监测发布 强化生猪保险作用
针对目前湛江市生猪生产的基本形势,为保护规模养殖户的养猪积极性,促进生猪养殖行业健康发展和生猪销售市场平稳运行,调查队建议:一方面,政府及职能部门应加强生猪产销市场发展情况的调查监测,特别是对生猪生产数量、生猪价格、饲料价格及生猪养殖成本效益等变化情况进行适时监测和预警,并及时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发布,引导规模养殖户正确认识和预测市场走势,把握生产时机,合理安排养殖规模,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实现平稳发展,增产增收。
另一方面要切实落实扶持政策,相关部门要确保生猪良种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等惠农资金落到实处;保证必要的信贷支持,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特别是涉农金融机构要确保必要的信贷投放,积极探索、创新生猪贷款的抵押担保方式,加强金融支持力度,解决规模养殖户的融资困难和资金短缺。
由于秋冬季是重大动物疫病的高发季节,生猪疫病防控形势严峻。主管部门应建立疫病防疫监测制度,加强对生猪疫病的监测和预报;健全基层的防疫体系,适当调整补贴政策投向,加大对基层基础防疫设施的投入,增加规模养殖户防疫药物的补贴;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发现异常情况能及时处理,确保生产安全。
此外,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一项惠民措施,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其作用:一是降低生猪保险门槛,扩大投保范围;二是加强宣传解释,使广大养殖户充分认识生猪保险的惠民性和必要性,引导和鼓励规模养殖户积极参保,增强抗御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