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计划在北京演出的美国女歌手佩蒂·奥斯汀,抵达后由于咳嗽不断哮喘发作只好取消演出,网友调侃她是被北京空气“熏”病。其水土不服经历让北京的空气污染再次成为人们热议话题。
北京的沙尘暴、空气污染和长城等著名景点一样“名声响亮”,早已为国人知晓,生活在北京者在“厚德载雾,自强不息”
中锻炼出了顽强的适应环境能力。63岁的奥斯汀生涯中第一次出现此类情况,尝到了“北京咳”的“厉害”,水土不服的她犹如投进平静湖面的一枚石子,激荡起了大家对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生活质素的比较涟漪。某人在国内久治不愈的呼吸病到了国外不治而愈,外国人来到中国污染严重地区产生过激反应,诸如此类的报道虽是零星个例也足够让人觉得不是滋味,刺激着人们正视自己生活的环境,思考着怎样治污过上绿色高质生活。富裕起来的国人兴起了移民潮,除了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没国内压力大外,空气质量好有利健康也是重要原因,人们在生活条件逐步改善时,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污染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举国上下掀起了防污治污的热潮。
空气污染、水土污染、食品污染……随处可见的污染,日益热烈的治污话题,北京PM2.5爆表,烹饪对PM2.5有贡献,民众抗议叫停垃圾焚烧项目……一系列热点话题事件背后,是民众保护环境意识的觉醒,对任重道远的治污深入的精细化的研究治理,以个人的不懈努力凝聚起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无穷力量,治理污染建设美丽家园已是全民共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并强调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美丽中国”是构筑“中国梦”的坚实部分,中国是地球村的一份子,外国友人的水土不服,鞭策着我们加快治污步伐,以生态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推动着更健康更环保的美好生活的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