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记者,请你在湛江日报上呼吁一下,要爱惜环境卫生”10月22日中午,市政协主席邓碧泉致电记者报料,说他坐车经过人民大道中南酒店路段时,一小轿车司机从车窗丢出一团白色纸屑。这一幕被他看得清清楚楚并记下了车牌,号码为粤GY6586。(10月23日《湛江日报》)
或许,在一些人看来,从车窗丢出纸屑是小事一桩,微不足道;因从车窗丢出纸屑而曝光车牌号码,似乎是小题大作。然而,如果我们每位市民都养成从车窗丢纸屑这类习惯,我们生活的港城就容易出现垃圾遍地的乱象,这无疑会增加港城环境治理的难度,给我市创卫工作制造障碍;如果我们对从车窗丢纸屑这样的行为都等闲视之,这实际上就是纵容了不讲卫的陋习,久而久之,我们市民的生活环境就轻易被恶化。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从车窗丢出纸屑,小事不小;从车窗丢出纸屑的小轿车的车牌号码,曝光得有理。由此及彼,笔者不禁想到了一个词:微文明。所谓“微文明”,就是微小的文明、具体的文明、力所能及的文明。“微文明”虽然”微小”,却是构成社会文明的基础。显然,从车窗丢出纸屑,说明小轿车司机在践行“微文明”方面做得还不够。而像这位司机一样漠视“微文明”的现象,我们身边也时有所见。10月16日《湛江日报》曾有消息说,10月1日,在寸金桥公园内,一位小女孩踏进草丛中蹲着拍照,家长不听记者的劝告仍然为小孩拍照;10月13日,两位小女孩爬上霞山步行街一座雕塑上,把雕塑当作游乐器材,而两位大人还笑着为其拍照,浑然没有文明和安全意识。大人们不但没有践行“微文明”,反而以自身的不良行为影响孩子,令人忧思。他们的行为和从车窗丢出纸屑的行为,都在警醒我们:要培育好市民的“微文明”。
在笔者看来,要培育好市民的“微文明”,需要强化市民本身的自律意识,也需要给市民施予他律。当前,我市不妨以创卫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为契机,引导市民养成讲卫生,讲文明的习惯,让他们管好自己;而对像从车窗丢出纸屑这样有悖于“微文明”的行为,市民要监督,社会要约束。期待在自律和他律的作用下,市民们都能践行“微文明”,给力我市创卫工作,助推我市精神文明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