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传承发展吴川木偶艺术任重道远

2013-10-30 17:10 来源:湛江新闻网 作者:黎劲风

    近日,湛江新闻网相继挂上《吴川乌泥村演出双人木偶戏《忠良审子》》、《吴川乌泥村有个广受欢迎的双人木偶班》等报道,吴川木偶艺术深受群众喜爱的消息令人高兴,而吴川木偶戏后继乏人、难以传承发展的状况令人担忧。

    木偶戏作为一种古老民间艺术,以强烈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扎根流传于民间。而吴川素有“木偶之乡”美誉,木偶戏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演技精湛,风格独特。据《吴川县志》记载,明朝万历年间,已有各类木偶在各地演出,其中单人木偶最为广泛普及。吴川单人木偶,俗称“鬼仔戏”,设备轻巧简便,一担箱子,走遍四乡,村前屋后,街头巷尾,随时随地可开箱搭台演出,故有“一根扁担挑走一台戏”之称。戏班一班一人,每场戏登台的人物一般有20多个,其表演操作,配唱念白,敲锣打鼓,武打大翻,挥刀舞剑,从头到尾均由单独一人完成,令人叫绝,深受群众喜爱。双人木偶一般为两至三人,其中一人掌板,敲打锣鼓钹或兼演唱,两人台前操纵木偶表演一样可唱可道白。

    改革开放初期,吴川木偶艺人协会成立,发展了一批新会员,促进了木偶艺术的传承发展。近年,由于演出木偶戏所得微薄戏金难以维系木偶班生计等因素,吴川民间的木偶戏已到了后继乏人的。传承发展吴川的木偶艺术,成了文化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何传承发展吴川木偶艺术?据记者了解,福建已给我们做出榜样。为改善木偶戏的生存环境,在福建省文化厅协调、组织下,福建省已制定“福建木偶戏传承人培养计划”。该计划提出:采用学校教育、师傅带徒、剧团培训等方式,培养木偶戏传承人;推进“木偶戏进校园、进社区”,普及木偶戏知识,提高社区民众对木偶戏的认知度和欣赏能力;编写木偶戏教材、普及读物,制作音像制品,为木偶戏的教学、传播创造条件;完善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机制,鼓励和支持其开展活动;建立福建木偶戏演出场所、传习所、展示馆,提供展演、传习、宣传条件,便利公众参与;开展区域间、国际间的合作,促进艺术交流;建立研究中心和信息资料中心,加强木偶戏表演艺术、造型艺术研究,为木偶戏传承提供理论支持。

    传承发展吴川木偶艺术 任重道远、刻不容缓。期待吴川市政府和文化等部门借鉴福建经验,积极采用学校教育、师傅带徒、剧团培训等方式,大力培养木偶戏传承人,让年轻一代知道和了解木偶艺术这民间艺术瑰宝,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盛会落幕 梦想续航
  • 广东省海洋经济职业技能大赛首批选手到湛
  • 市工商联开展湛江青年企业家培训为民营经济注入青春动能
  • 百名选手乘风破浪展风采
  • 麻章区政通东路告别“断头路”
  • 全国最大吨位纯电抱罐车落地湛江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