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推出“机关作风整治‘回头看’之看窗口”系列报道,组织记者不定期、不定点对一些政府部门的办事窗口进行明查暗访,通过跟随群众办事体验机关作风整治的成效。如果你在办事过程中遇到什么感动的事、烦心的事,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电话。(10月31日《湛江日报》)
曾几何时,“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讲,事难办”的现象受到广大普通老百姓所诟病。究其根源,在于机关作风中存在“庸”、“懒”、“散”等问题,未能完全贯彻“执政为民”的理念和方针。实质上,“执政为民”的理念就是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这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脉相承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有了更多的新愿望、新需要和新利益,对政府机关的行政效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因此,我们只有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才能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利益诉求,也才能有效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从这个层面来看,我市大力开展机关作风整治“回头看”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值得充分肯定。
当前,我市机关作风整治的效果是不错的,这从机关单位“窗口”的“办事效率快”、“服务态度好”等转变中可见一斑。但是,“窗口”服务中的一些细节问题也不容忽视,如“窗口”较少、微笑不多等。问题虽小,但影响“窗口”形象和服务质量。在笔者看来,“窗口”服务应当精益求精,更加“人性化”,急办事群众之所急,满足群众的新期待。这样才会赢得群众更好的“口碑”。从更深的层面来看,机关作风转变须以“服务”为本色。身为机关工作人员,不要以“官老爷”自居,不要以“优越者”的视角去看待群众,而要把自己定位于“服务”的角色,强化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让群众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