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近日《中国新闻网》报道,受温岭杀医案影响,10月31日,在杭州西溪医院的门诊内新增加了不少头戴钢盔、手拿棍子的保安,令患者大吃一惊。对此,院方办公室工作人员解释称,这是为了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而安排的。
有人说,有医院的地方就有医患纠纷。这话也许说得不假。由于医疗技术、医生责任心、或是其他客观原因等,都会导致医疗结果的不尽人意,从而导致医患纠纷的产生。医患纠纷是谁也不想面对的,因为每发生一起,往往就没有胜利的一方。但既然发生了,就应理性对待,通过合法途径妥善解决。但遗憾的是,在众多的医疗纠纷案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以血腥而收场,像近日的温岭杀医案就是一个悲剧的缩影。
为何很多患者及其家属宁可与医院刀剑相戈,也不愿静待“和解”呢?难道大家的爱好都是“好斗”?未必!说到底,很多医患纠纷的发生都是源于对“不公平、不周到”的医疗服务积蓄太久而最终“喷发”所致。我们先看医疗行风吧。经过近年的整改,医疗行业较之过去相对“正规”了不少,但一些医院的医德医风在整体上还是未能达到老百姓的所愿,如乱收费、“过度”检查、收受红包、服务态度恶劣等。面对这些,老百姓几乎都能忍了,但当亲人由于医生技术、责任心或其他原因而致死致残时,“和解”方式几乎难以让患者家属满意,因为一些医院事后“改病历”、“删视频”以逃脱责任的做法、让家属“马拉松”式的等待及“微不足道”式的赔偿确实让患者家属“一伤再伤”、“忍无可忍”,从而导致矛盾的激化及悲剧的发生。
为此,该出台什么政策、该如何保证医患纠纷能快速、公正、透明地解决应成为温岭血案后相关部门最值得深思的问题。动不动便想到“以暴制暴”,“暴暴相对”,只会让医患纠纷走向更可怕的极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