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卢瑜委托,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精神文明办主任王万胜率市文明委及湛江“好人好报”资金会相关人员前往探望黄国锋父子,并送上慰问金5000元。本报于10月24日刊载的《曾经,他救起了40多人 如今,谁来救救他的儿子》一文,报道了“湛江好人”黄国锋的儿子罹患罕见重病,无力承担巨额手术费的故事,引起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他们陆续收到了当地干部、职工和爱心老板的捐款。(11月6日《湛江日报》)
“湛江好人”高尚的道德行为直接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导向,他们是我们湛江的道德标杆。然而,好人也是平凡的人,他们在生活中往往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这些困难和挫折,往往令他们很无助。现在,“湛江好人”黄国锋被大儿子巨额的手术费难倒,便是其中典型的例子。无疑,一生救起过40多个人的“湛江好人”黄国锋,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回报。应该说,回报“湛江好人”黄国锋,是对所有“湛江好人”的一种鼓励与鞭策,能让“湛江好人”体会到“好人有好报”、“有德就有得”的朴素真理,利于让“湛江好人”坚定继续行善的信念,在暖流中阔步前进。相反,如果我们社会没有主动作为,去帮助陷于困境的“湛江好人”黄国锋,就容易令道德陷入苍白无力的尴尬境地。当然,回报“湛江好人”黄国锋,当务之急就要给他的儿子募捐手术费,鼓励他的儿子战胜病魔,解他的后顾之忧。所幸的是,现在我市有关方面探望了黄国锋父子,并送上慰问金;当地干部、职工和爱心老板的也给他们捐款。但筹足手术费继续治疗,黄国锋父子还需要更多帮助。因此,期望社会各界热心人士,能尽善意献爱心,踊跃捐款。
在笔者看来,回报“湛江好人”,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固然要有担当,但建立健全关爱“湛江好人”的长效机制,实现帮扶常态化更为重要。这样说来,我们湛江不妨也借鉴外地经验,多方筹措资金,成立“关爱好人”基金会,让不幸的“湛江好人”得到实实在在的帮扶,别让道德陷入现实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