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某时貌似“某”多了

2013-11-18 10:50 来源:湛江新闻网 作者:宋立民

湛江新闻网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稿费的汇款单没有机打,笔者的贱名先后被写为“宋玄民”、

“宋幺民”、“宋六民”不等,领几块钱颇费周折。不像现在的新闻,可以省去中间一个字,写为“宋某民”。

当然,开始也不习惯。例如:“张某清在刑侦大队一中队办公楼对涉嫌诈骗的女嫌犯邓某进行审讯时,多次对她猥亵。后因涉嫌强奸、强制猥亵妇女,判处有期徒刑6年4个月。”我们当初还以为“某清”就是名字。

盖不必细化时不妨“某”一“某”,如鲁迅《狂人日记》里解释的“人名虽皆村人,不为世间所知,无关大体,然亦悉易去”,就可以理解。某著名歌星也有歌曲《某某某》:“谈恋爱跟某某某,爱情开始在月光底下走”,不必点出咱的情人张三李四。但是,纳税人供养的相当级别的公仆,其大名就不能够仅仅在讲话、剪彩之际光荣,“犯事”时分同样需要公之于众。因为新闻里面“某”的多了,五个W缺位,就变成了瘸腿新闻了。例如“黑龙江对一名喝酒致陪酒人死亡的副省级干部,给予留党察看一年、行政降级的处分”。何人何地因何故将何陪酒人喝死了呢?不知道,全被“某”罩着。人命关天、顶风违纪、街谈巷议、影响恶劣,但受众却无法知情,于是坊间问号叠出,猜测不已。只是,公开了又怕什么呢?在微博微信如此发达的时下,瞒得住吗?那位在澳洲涉嫌强奸导游的宋劲松副院长,不是很快现形,连“某”都没有来得及吗?如今公开了,真相大白,对于一出去三个月,一出手285万的质疑,无疑是对官场业界的必要告诫,至少,对于主管部门是重要提醒。处分是惩戒,更是帮助教育,连姓名都吞吞吐吐,执行“习八条”的决心何在呢?

11月17日,又一条吸引眼球的新闻有了后续:湖南江永7名领导子女虚报工作经历被辞退。道是“涉及领导子女亲属工作调动的实为10人”,“其中唐某、蒋某、张某等3人”符合招聘规定,属正常调动;“黄某、聂某等7人”未经招聘程序,违反有关规定,予以清退。大家检举而吐槽的本是7个弄虚作假者,说“唐某、蒋某、张某”等符合规定的干什么呢?“某”来“某”去,半头雾水。究竟是哪一个“某”有如此之大的能力,可以翻云覆雨,有关部门应该去追责哪一个“某”的家长呢?

突然发现40年前美国某大学新闻系教授梅耶提出“精确新闻”是有道理的。无论何时何地,新闻报道只注意对新闻事件作一般性的描述和似是而非的评介是有失敬业精神的。看来,揭示事件真相,提高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在“某”一类新闻上,还有“某”一段距离的路要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盛会落幕 梦想续航
  • 广东省海洋经济职业技能大赛首批选手到湛
  • 市工商联开展湛江青年企业家培训为民营经济注入青春动能
  • 百名选手乘风破浪展风采
  • 麻章区政通东路告别“断头路”
  • 全国最大吨位纯电抱罐车落地湛江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