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城区7000辆“摩的”基本匿迹。跨门槛商品搬入室内了,车辆按线停放了,横行大街小巷的载客三摩基本没有了……这焕然一新的变化让徐闻民众惊喜:创建生态文明城就是好,县城变得干净有序了。(2013年11月18日 湛江日报)
徐闻今年开展创建生态文明城行动以来,由于监督整治力度大,连县城非法营运10多年的7000多辆三摩这次也基本销声匿迹了,城区交通得到根本好转。城市就像生命体,一个城市的交通就像人身体里的血液流通,它不是单一的一个系统构成,而是由多个复杂系统彼此配合、协调,共同完成良性的运转。徐闻对县城20多条主干街道的乱摆卖、乱停乱张贴、乱堆乱搭建、乱丢乱放等现象进行清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交通得到了根本的好转。正所谓路通才能财通,交通拥堵是各大城市的长期的一个顽疾,只有交通理顺了,城市的发展才能更进一步。
在这一次的整治当中,可以看到的是困扰徐闻多年的县城非法营运的7000多辆三摩这次也基本销声匿迹了。看到这里笔者除了感到这一次整治的力度决心很大之外,还在想,县城非法营运的7000多辆三摩如何处理,以及被扣车辆的车主没有了赖以谋生的工具,以后生活怎么办?这一点整治的政府部门有没有想到。在新闻中讲到扣押了无证经营三摩4000多辆,其余的也藏了起来。被扣押车辆的车主领回车之后,以前无证经营的局面会不会死灰复燃呢?这一次是因为要迎接市的年终考核而作的一次整治工作,那么整治之后呢?这都需要我们的政府部门去考虑。笔者想最主要的还是,因为非法运营的车主车辆被扣押之前是以车为生计工具的,现在连唯一的谋生工具都没有了,那么以后的生活如何维持?政府部门在整治过程当中,不能仅仅是要杜绝非法运营的现象,还要顾及到民生。因为非法运营的车辆安全性不能保证,以及对城市交通有影响,是要取缔的。但是设想一下,他们也是迫于无奈才铤而走险的,为了生计,他们也是要冒着很大的风险的。
政府的整治工作不能仅仅是要做到杜绝此类现象,还要安置好非法运营车主以后的生活,这才可以真正的杜绝以后非法运营现象的死灰复燃。整治并不是单单的为了迎接市考核的面子工程,而是为了整个城市更好的发展而做的一个铺垫,而在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在做好民生的工作,因为整治最终还是为了民众。政府人性化的整治是根本,整治活动如果不对非法运营的车主进行安置以及帮扶,那么对整个社会也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所以政府部门对于有困难车主的家庭应该给予一定的帮助,还应该建立起长期帮扶的机制,长期跟踪,确保生活可以继续下去,不用冒险进行非法运营的工作,并在家属和子女就业、就学等方面提供方便。
通过人性的关爱,解除了弱势群体生活上的后顾之忧,有效缓解了非法营运者与政府和公安机关的对立情绪,不仅消除了影响社会和隐患,同时也赢得了他们对打击黑车工作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