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贫困帽子”与“豪华衙门”的尴尬对话

2013-12-25 16:47 来源:新华网 作者:刘荒 程子龙
 
    这是10月28日拍摄的海伦市政府大楼办公室分布图。 黑龙江省海伦市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著名的“大豆之乡”。近几年,这个市一边四处“哭穷”申请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一边变相投资近亿元兴建政府大楼,继去年成功戴上“贫困帽子”,今年又搬进竣工不久的“豪华衙门”。这种“穷”“奢”通吃、自相矛盾的做法,不仅造成不良社会观感,也引起当地干部群众质疑。海伦市一位主要领导向记者坦承,虽然已按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对政府大楼超标房间进行腾退,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持续深入,依然令他们深感窘迫和不安。新华社记者 程子龙摄
 
“换”来的豪华大楼,变成了烫手山芋
 与海伦市贫困帽子极不相称的,是今年正式投入使用的政府办公大楼。
 这个占地面积近2万平方米的政府办公楼群,由一栋13层主楼和东西两栋5层楼组成,共有办公用房820间,仅会议室就有40多个。在阳光照射下,主楼墨蓝色玻璃幕墙光彩炫目,正中悬挂的巨大国徽和两尊威武的石狮,无声地昭示出政府机关的庄严。
 2010年,海伦市领导班子决定,将市中心占地近3万平方米的政府办公楼,评估9600万元卖给一家辽宁企业,由该企业以海西新区写字楼名义,在新址为政府建新办公大楼进行置换。
 于是,就有了这座雄伟壮观的地标性建筑。海伦市一些政府官员将之当成创新城市经营理念的“政绩”与“杰作”:不花钱也能“换”来新大楼。
 然而,记者却从中发现,这个“换”字后面门道甚多。无论是“写字楼”建设时的名称,还是“置换”的方式,以及“没花财政一分钱”的说法,无一不具有捉迷藏式的文字游戏色彩。正如一位群众所言,即使按当时的地价,政府楼旧址拍卖至少值1个亿,绕这么多圈子用土地“换”大楼,不过是一些地方政府避开上级和社会监督的惯用手法而已。
 海伦市市长杨全胜认为,虽然“置换”是前任领导班子的决策,但客观上确有两个动因不能忽视,一是原有砖木结构的政府办公楼年久失修,供水、供热、供电等设施严重老化,已接近危楼,难以满足日常办公需求;二是随着土地规模经营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老城区的承载能力明显不足,如何有效带动新区发展已摆上日程。
 出人意料的是,机关干部们陆续搬进新办公大楼后,不仅未按惯例庆贺乔迁之喜,反倒格外纠结起来。一位干部告诉记者,虽然办公条件宽敞干净,可心里感觉不踏实,特别是对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更担心群众背后指指点点,但旧楼又早已扒了,现在进退两难。
 据海伦市政府办主任韩世强介绍,今年9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后,该市第一时间对政府大楼办公用房进行清理,已腾退办公用房137间,共计2260平方米。
1234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江:从“赛事出彩”走向“城市出圈”
  • 遂溪界炮镇打造文旅新名片
  • 徐闻前山镇:华农专家下田头 撂荒土地生“黄金”
  • 湛江市第十六小学第十届科技节启幕
  • 2025年广东省海洋经济职业技能大赛昨在湛开幕
  • 奥运冠军何冲点赞湛江国际潜水大赛:体育赛事成认识湛江新窗口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