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在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年内建设徐闻曲界万亩“热带雨林”首期。该县旅游部门负责人表示,数年后,万亩热带雨林将现徐闻广袤的红土地,成为广东一张旅游名片。

失去森林保护很难涵养水源
徐闻古时被称为蛮荒之地,境内原始森林遍布,树高林密,野兽出没,是华南虎的繁殖之地。据资料记载,民国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徐闻还密布原始森林,是名符其实的生态天堂。1951年,当时县域范围内的热带雨林总面积1423.2平方公里,植被种类近300种,雨林面积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0%以上。1963年,徐闻最后一只华南虎被打死。随后,长达几十年的开垦,原始森林消失,动植物物种大幅减少。没有了森林植被的保护,很难涵养水源,降雨大多流入大海,“生态型缺水”也由此产生。上世纪末,随着全国开荒造田热潮的影响,徐闻各地存活了数万年的一片片热带雨林也遭到“灭门”砍伐。为修复生态环境,徐闻县委县政府一方面大力推广节水农业,一方面向森林寻求力量,与湛江农垦合作再造万亩热带雨林,破解“生态型缺水”难题。10多年的改水治旱缓解了旱情,但也对地下水消耗极大。过去徐闻60米以上的浅层水资源丰富,如今打井起码要打到地下120米才有水。徐闻在大力推广节水农业的同时,也在思考:土地越种越旱,土壤酸性增加,若干年后,生态优势还存在吗?要想治本,唯有回到原点,向森林寻求力量。这是徐闻县委县政府“亿元造林”的出发点。
据县旅游部门负责人介绍,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使与之仅一水之隔的徐闻旅游业迎来千载良机。目前,徐闻已开辟集农业观光、火山地质风貌、海岛乡村景观为一体的旅游线路,还开发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大汉三墩”旅游区、国家级珊瑚礁保护区等。万亩热带雨林项目的启动,也是利用当地热带生态旅游资源、对接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举措之一。2009年,徐闻就在南山镇开发建设龙泉森林保护区,如今那里已树木葱郁,成为湛江的一张旅游名片。近期,徐闻又与农垦部门合作,在曲界镇龙门村附近的虎头岭,拿出万亩土地植树造林,欲恢复原始森林风貌,叫响徐闻养生旅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