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运输、海洋物流是徐闻主要的临港产业。陈北跑 摄
2013年,徐闻海洋渔业总产值13.5亿元,增长4.2%。港口货物吞吐量9306万吨,增长13.1%,占全市51.7%。我们要充分发挥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力争到2016年,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5%以上,海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海洋产业增加值比重大于55%,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达35%以上。为实现以上目标,徐闻县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面推进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去年,徐闻被国家海洋局确定为首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这是我们发挥海洋优势,发展海洋经济的良好契机。示范区落户徐闻将加快徐闻县海洋经济转型,促进优化海洋开发空间布局,提高海洋环境保护力度,对推动湛江打造“南方海谷”具有重要的意义。徐闻已经出台了“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总体建设方案”,围绕发展生态型海洋经济强县的目标,将建设海洋生态产业、珊瑚礁生态修复建设和海洋生态文化等示范工程,特别是要大力发展船舶、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运输等临港产业,构建竞争力强的海洋生态经济体系。
二、加快发展现代渔业。调整渔业产业结构,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大力推广生态化、工厂化养殖和先进育苗技术,加快建设“双节双高”渔业示范区。振兴南珠产业,推广南珠新产品,扶持南参(明玉参)产业和深海网箱养殖,打造徐闻海产品品牌。加大“科技兴海”力度,提高养殖科技含量。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快发展海水产品加工和流通业,延伸渔业产业链。
三、做强做优滨海旅游产业。打造大汉三墩、中国大陆最南端旅游区,提升徐闻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品牌影响力。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加快推动粤电外罗海上风电和华电海上风电建设。开发人工渔礁旅游和罗斗沙无人居住岛旅游项目。今年1月,我县和深圳市中凯万融城建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签下10亿元的旅游开发合约,由该公司开发利用和保护无人居住的罗斗沙岛。我们将大力支持和配合,力争早日把罗斗沙建设成为生态影视文化旅游基地。
四、加快港口建设,推进临港产业发展。合理整合港口资源,今年动工建设湛江徐闻港滚装码头,争取将海安口岸建设为国家一类口岸,努力实现对东南亚和北部湾地区直接通关贸易。加快海安国家一级渔港建设,争取将外罗渔港申报升级为国家级渔港。我们力争京能火电项目今年上半年拿到国家发改委路条,并以京能火电项目为龙头带动,加快龙塘临港产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船舶、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运输等临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