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家在为抗日名将张炎雕像。(资料图片)
威震南路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9月,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国民党驻广东的第四路军总司令余汉谋在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的推动下,组织了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统率委员会,邀请张炎出任委员会的领导工作。张炎欣然接受,回到了广东南路地区。余汉谋委任张炎为第十一区统率委员会主任委员,统辖高州六属(梅菉、廉江、化县、茂名、信宜、电白)和两阳(阳江、阳春)。
张炎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是支持进步人士的抗日宣传。在梅菉有一份报纸叫《南声日报》,主要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暴行,宣传国共合作的抗日主张,批评国民党政府一些不利于抗战的政策。张炎出资支持报纸的出版发行,使该报越办越红火,每天的发行量达两三千份,在高州、雷州和广州湾一带广泛散发。
张炎上任后的第二件事是组织抗日武装。他在所属各县均组织了抗日自卫团,还大力创办各种干部教导队,提高团队的政治素质和军事技能。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张炎调到高州就任广东省第十一区游击指挥部司令,为增加抗战力量,他极力招募原第十九路军旧部、国民党爱国人士和共产党人。11月,他亲自到香港寻找中共党员曾生,希望共产党能派干部到南路来。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对张炎的到来十分重视,特派办事处主任廖承志和连贯等人在香港半岛大酒店会见他,共商抗日大计。随后不久,中共东南特委就派出刘谈锋、黄洛思等率领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香港学生赈济会青年服务团第一团到南路,加入张炎的抗日队伍。张炎还在当地招募了300多人成立了抗日救亡的乡村工作团,由共产党人黄景文、周明、阮明、谢玖、金海等担任教育长和军事、政治教官,他自己则亲自担任团长。
开展抗日救亡活动,需要很多的经费,张炎带头捐献出大笔财产及资金。他将自己在香港九龙太子道花园街的一幢三层楼房和在广州湾赤坎的一幢楼房变卖,把与人合股在赤坎“恒泰祥”做洋杂生意的股份拆股,所得款项全部用于抗战活动。
张炎上任后的第三件事是惩治破坏和阻碍抗日的反动分子。张炎率领地方团队,在两个月内将全区盗匪400余人一网打尽。广州沦陷后,南路人彭东园、吕春荣担任了广东省维持会会长和副会长,成为当地有名的汉奸。信宜县的汉奸头子林绳武秘密勾结彭东园、吕春荣,为虎作伥,为敌伪提供各种情报,同时大肆走私。张炎得知后,派人截获了他们送出的情报和走私的物资,下令逮捕了林绳武。当时的广东省政府主席李汉魂曾是林绳武的学生,他来电请求张炎从轻发落。面对确凿的证据,张炎当机立断,于1938年12月将林绳武枪决于高州……
张炎的行为赢得了南路人民的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