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湛江在文博会上播下了一颗种子,湛江文化产业的脉博就与文博会一起跳动,透过文博会,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湛江文化产业发展的足迹。每年一展,成为文博会对湛江文化的集体检阅,湛江文化从文博会走向世界,成为世界了解湛江的一个窗口。
2014年,湛江团喜获丰收: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3金4银8铜,湛江展团获得优秀展示奖。
国家一级作家洪三泰(右)参观湛江馆。刘金凤 摄
参加每年一届的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是每一家文化企业的梦想——这是魅力展示的舞台,是文化产业的风向标、是信息的大汇集、是海内外客商的大聚会,是通往世界的大通道,有抱负的文化企业怎能不对它充满期待。
2010年,湛江在文博会上播下了一颗种子。2014年,湛江团喜获丰收: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3金4银8铜,湛江市文广新局获得优秀组织奖、湛江展团获得优秀展示奖。
对湛江的成绩,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湛江市委市政府均表示肯定和祝贺。文博会,给湛江的文化产业带来了什么?
彰显内涵,湛江文化在发光
和往届相比,今年湛江团从规模、亮点、特色都胜于往年,最大的特点是文化味浓,彰显“文化湛江”的魅力。
“湛江味”渗透到每一个细节。从布展上看,整体以“人龙”造型为主,一颗金灿灿的龙珠成为湛江馆的标志,能在众多展馆中一眼定位。布展大量使用可回收的材料,凸显绿色环保理念。
展馆内,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润邦企业研发了40多种富有本土特色的文化产品,以“海洋”和“非遗”为两大主题,包括各种军舰仿真模型系列、雷州石狗系列、湛江非遗系列等。石狗是雷州文化的符号,各种形态不一的石狗做成各种小把件小模型,煞是可爱;一款镀银纯铜盘,湛江市花紫荆居中,周边饰以东海人龙、遂溪醒狮、吴川飘色、雷剧、雷州歌、雷州石狗、湛江傩舞等七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观一盘知湛江非遗大概,是一款很好的文化礼品。
版画是湛江艺术的高光区,画家陈光海首创的吹塑纸水印版画不仅丰富了版画的表现手法,也彰显了湛江艺术家的传承与创新精神。
自然天成的大型根雕也搬到了展会上,陈峰、林堪荣的崖柏根艺,吴满的阴沉木、黄君燕的荔枝木和黄花梨根雕,体现了湛江根艺人的心灵手巧和向自然寻找美的情趣。
那散发着艺术气息的书刻,出自特殊教育学校的聋哑学生之手,“上天对他们按下了静音键,但艺术开启了他们的一扇门。”李彰是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在他的指导下,特殊教育学校一批聋哑学生已经能独立制作书刻,这不仅对树立孩子自信心、培养他们健康的人生观大有帮助,还能培养一技之长,有益于就业。
吴川泥塑的省级传承人欧武现场制作泥塑雕像,引来了众多人的垂注。“多少钱做一个头像?”面对参观者的问询,欧武无暇回答。这位师承陈永锵、经方楚雄指导的年轻艺术家,为了振兴家乡的泥塑,欣然参加了文博会湛江馆的现场表演,成为开幕式当天湛江馆的一大亮点。
190平方米的湛江馆, 30多种约200件文化产品、工艺品和创意项目参展,值得细看和品读。看累了,移张椅子坐下来喝杯茶吧,大丰堂的茶叶来自云南大山,茶叶包装为画家手绘,茶器茶具由云南和江西景德镇专门定制,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这家茶馆把茶文化做到极致的态度。
文博会期间,很多在广州、深圳和珠三角地区的湛江乡贤前来参观湛江馆。“今年湛江馆很有文化味,展示的东西比较精,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有日常生活所需,都渗透着文化理念,很好。”原湛江文化馆馆长陈洪美说。
“我看到湛江文化在发光!”省文史馆馆员、国家一级作家洪三泰和家人参观湛江馆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