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新闻网讯:去年10月,《湛江日报》01版以《墩尾村建起‘小长城’》为题报道了徐闻县下洋镇墩尾村建设新农村的情况。下洋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党报舆论,请来县规划设计院继续为该村设计方案,安排镇规划办的干部进驻该村进行建设指导,让该村的创建工作少走弯路,提高效率。该报道也鼓舞着全体村民的积极性,在外务工的文江、文山兄弟带头捐了15万元;400余名村民每人至少捐出了300元;个别村民献出了价值15000元建房用的瓷砖;为了不影响规划设计的线路,很多村民拆了围墙、牛栏,把砖头、石头捐出来,甚至把土地都无偿捐出来;在外读书的学生把自己的零用钱节省下来寄回村里,就连五保户也主动捐款,他们共为村筹集了超过70万元的建设资金。
在创建的过程中,为了节省资金,该村不外请工程队,全靠村民按照规划自建,村民纷纷当起“泥水工”、“搬运工”。非农忙时,每户都有两名以上劳力到建设现场参与工作;能行动的老人几乎都出动,做一些栽花除草等力所能及的工作;在建设的高峰期,参与的村民有时多达260人,整个场面非常热烈。据估算,一年里,单工钱就省去约20万元。时至今日,一个并不富裕的小村庄,就这样凭借全村团结的力量,在创建生态文明村的道路上群策群力,将自己的村庄建成了休闲公园式的宜居家园。
日前,笔者重返该村“回头看”时发现,该村已建起了600多米长的“小长城”型防护堤,建起了6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绿化草地1800多平方米,种有木兰、沉香等名贵树木130多棵。从村前的田野上可以看到,观光护堤就像一条蜿蜒的“长城”,将村庄与农田隔开来。“长城”脚下,一条小溪流水潺潺,蜿蜒流过,滋润着“城外”几百亩农作物。农忙回来的村民聚集在自己的小广场上,聊天休闲,观赏风光如画的田园风光。
尽管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建设,该村已实现了当初的规划工程,但村长王朝满说:“创建工作还在路上。”因为,前期工程已感染和激发了村民的热情,他们认为,要建就建得更漂亮一些。因此,很多村民又追加了捐款资金近10万元,上级也拨付了一些。接下来将扩大建设范围,做到该建设的建设,该完善的完善,现在定下来的计划是:8月份前把全村的路灯安装好;把村前的池塘建设起来与生态区配套;安装健身器材,供村民活动。“我们的目标是,先在年内拿下全镇最美村庄的头衔,明年再根据情况定更高的目标,总之,创建新农村的步伐并没有停歇。”王朝满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