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新闻网讯:“以前,我村起码有一半人认为无法建起硬底水泥村道的。现在,我走在水泥路上还是不敢相信这是事实呢。”日前,笔者在徐闻县前山镇李宅村采访新农村的建设情况时,该村71岁的李德权老人指着崭新的硬底水泥村道喜上眉梢。
李德权老人说的话不无道理。据了解,隶属于外墩村委会的李宅村有250人,该村前不靠海后无坡地,就靠村前的一片水田种植水稻或是蔬菜维持生活,人均不足0.3亩,生产条件非常桎梏。再个,该村离前山圩15公里远,地理位置相当偏僻,农工商都无法发展,以致村民一直生活在贫困线下。村民自嘲该村是前山镇的最穷村庄,因此,通上水泥路成了村民的奢望。
但是,镇的主要领导于今年挂点该村以后,该村就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情景。年初,镇领导亲自召开村民小组会议,除了小组成员到位,还邀请了村中的7、8位大老参加。镇领导说,李宅村穷是事实,但不等于以后继续穷下去,所以,村民现在就要挺起精气神来,想方设法改变落后的道路交通、农田设施等基础现状,把蔬菜运出去,方便群众出行。“是啊,再穷也不能穷在路上。”镇领导的动员让村民猛然醒悟,他们以邻村就是因为建起硬底路等基础设施后,村经济得以发展起来的例子,纷纷表态借钱也要把路建起来。大家统一思想后,马上开始集资行动,定下了每人捐款300元的目标。外出人员获悉村里要建路后,也给予大力支持。结果,村民小组原先估计只能筹集到7万元的设想变成了最终募集到25万元的启动资金。此外,镇委镇政府和县里的挂点帮扶单位也全力支持,目前已资助资金超过7万元。
资金到位后,该村的硬底水泥村道于4月份开建。为了高标准地建好村道,村干部日夜带领群众规划清理各条村道,组织几十村民铺泥浆,帮助工程施工。村委会的干部和镇的主要领导都亲临现场鼓舞加劲,场面非常热烈。至5月中旬,该村终于建起了横8条,纵4条,平均3米宽,共长3000米的标准硬底水泥路,总投资35万元。在竣工之日,村民点燃鞭炮,让响亮的声音宣告以前的土路村道成为历史。
当李宅村建起硬底水泥路后,该镇领导告诉笔者,前山镇辖区内的89条自然村都实现了村村建成硬底化水泥路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