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辛
全家总动员,出版遭刁难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蔡山桂说,要编《雷州话字典》,首先要弄懂蔡叶青制订的19个声母,47个韵母的雷州话拼音方案,否则“都是空话”。雷州话的声调与普通话区别大,多达8个,不易掌握。蔡山桂在蔡叶青的注音方案基础上,采用调类注音法,用1—8的数字标注8个调类,克服了方言字典编写中的注音难题。
2012年初开始,蔡山桂一头扎进编字典中,给每个字注音标释义,有的释义多达15项……,每天他至少工作10个小时,最多时达16小时,从书斋出来往往两眼带着血丝。
历经半年“闭关”,《雷州话字典》初稿终于在2012年暑期完成。手抄本文稿需要打字输入,于是,不熟悉电脑操作的蔡山桂,想到了“全家总动员”。
恰逢暑假,蔡山桂的孙子放假回家——作为省“十大优秀书香之家”,蔡山桂的孙辈中出了8名大学生,其中不乏硕士、博士。儿孙们听到召唤主动响应,还有蔡山桂的诗友们,都加入编校的队伍。于是,在蔡山桂家里,4台电脑、两台打印机同时开工,键盘敲击声和打印机出纸声此起彼伏。
为了让字典经住历史考验,蔡山桂对字典先后校对了近20次,耗费大半年时间,比手稿编写的时间还长。手稿本和打印的校对文稿,堆在幕塘书斋门口近一米高,但这只是“冰山一角”,而大部分都被当废纸卖掉了!
2012年底,鸿篇巨制《雷州话字典》大功告成。历尽艰辛的蔡山桂以为可以歇一口气了,谁知道,将字典付梓的过程,遭到百般刁难——
蔡山桂找到国内一出版商,对方表示出版可以,但要共享书号和版权,甚至掏出几万元要买断版权,被蔡山桂当场严词拒绝,对方恼羞成怒,在外造谣说“蔡山桂连小学都没毕业,怎么会编出字典来呢?”。后来,蔡山桂又找到省内一知名媒体出版社,初印本居然没有写上“蔡山桂编著”,在他的坚持下才得以“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