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湛江盆景行业期待“春暖花开”

2014-09-01 16:25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周文硕 崔彩玲

    湛江盆景享誉全国

    湛江市盆景协会常务理事崔志华说,湛江盆景收藏历史悠久,解放前,雷州半岛几大商埠盛行一时,当时就有人开始收藏盆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水平提高,除了私人收藏外,盆景也逐步得到各企事业单位的青睐。上个世纪80年代,湛江盆景蓬勃发展,民间收藏者也很活跃,涉及各行各业,有退休干部、老板,也有工人、农民。湛江市盆景协会正是这个时候成立的。

    1992年,以盆景艺术家郑大兴为代表的湛江盆景艺术组织送作品参展香港国际花卉展取得成功,开创了湛江盆景新纪元,在之后国内历届各地盆景艺术展览中,本土作品多次夺魁。

    郑大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湛江属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本土树种如相思、东风菊、红牛、雀梅、三角梅、九里香等,树干奇形怪状,品种优良。所以,在历届盆景展评选中,咱们湛江的作品获金奖、银奖并不奇怪。

    郑大兴说,湛江盆景在盆景行业中地位极高,外地老板愿意掏腰包购买湛江的“藏品”。“好的盆景一眼就能看穿,不像一些陶瓷、珠宝难以鉴定。”

    墙内开花墙外香

    “每年我们拿到外地参展的‘精品’,评选结果还没出来就有收藏家高价预定了。我们总能培植出好的盆景,但总是留不住,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好东西往全国各地输送。这些‘精品’往往要花10多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经营。”崔志华说,经营盆景的老板也要养家糊口,“不卖没出路”,而外地老板资金雄厚,他们愿意花银子购买这些精品,回去经过专业培育,价值立刻翻几番。

    崔志华说,湛江盆景行业并不缺乏一批大师级栽培家,但规模小、分布零散。湛江至今没有一家统一、有规模的盆景市场。随着近十年盆景价格攀高,不法分子盗挖、滥挖致品种逐渐稀缺,这些都成了制约湛江盆景行业发展的因素。

    投资经营10多亩苗木的陆福九说,由于租金等成本问题,加上政府的支持力度太小,能够经营盆景的人很少,“要投资一个盆栽基地,前三年是收不回成本的,一般都是有钱的私营老板在做,并且没有统一的平台去推广。”陆福九说,其实经营盆景并不怕同行抢生意,他希望更多的大老板投入到这个行业,市场做得大,文化氛围自然会形成,就能够吸引更多的需求者。

    然而,和湛江盆景行业发展乏力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省内中山和顺德的红火。近年来,中山通过举办大型盆景展、建立产业基地等措施,逐步形成了盆景科研、生产、营销、物流、售后服务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而顺德近年也一跃成为“岭南盆景之乡”,其生产销售等产业链也都相当完善,已经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盆景产品交易市场。

    1988年,湛江就已经成立了盆景协会,开始逐步吸纳五县四区的盆景收藏爱好者,致力于推动本土盆景事业的发展。不过该协会专家组成员廖开文说:“前几年湛江也一直在办会展,现在越来越少了,主要是政府的支持力度小,很难做得起来。虽然玩盆景的人都有他们的小圈子,但多年来这个圈子一直没有壮大。”

123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江蓝”:港城天空的咏叹调
  • 吴川: “一个饼”撬动县域20亿元大产业
  • 赤坎医院东路公共车位被“霸占”
  • 湛江“四色梦想”加速实现
  • 校园公交专线架起民生“暖心桥”
  • 千鹭齐舞奏响生态乐章 东海岛龙轩村滩涂成白鹭“欢乐园”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