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上午,在赤坎区一间超市内,市民正在“重阳”系列活动柜台前选购商品。刘冀城 摄
与茶楼订位火爆,不少家庭的黄金周携老出游计划相比,“逢节必炒”的商场超市,重阳节却有点“冷落”。记者走访市内多家大型商场、超市,发现甚少针对重阳节展开促销活动,但见效甚微。
商场重阳气氛“冷”
27日,记者在赤坎区几家大型超市看到,超市里针对重阳节的促销活动并不多。
赤坎区某大型商场的楼层负责人李先生对记者坦言:“商场服饰、化妆品等商品定位还是偏向时尚、潮流的中青年更多一些,适合老年人选购的商品并不多。而且老年人的消费能力相对较弱,因此针对重阳节策划大型促销很难有效地拉动消费。”
此外,老年人喜欢光顾的医疗保健器械的店铺也没有专门针对重阳节的促销活动。多数商家表示,促销活动一般在重要节庆日及“情人节”、“妇女节”、“母亲节”,重阳节基本没有促销活动。
“银发经济”想火有点难
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重阳节商品促销主要以老年用品为主,老年人一般都比较节约,而年轻人的重阳节意识又比较淡薄。并且,重阳节同中秋节、端午节不同,没有十分贴切节日的商品。因此,市场上的实物商品销售自然就“冷清”得多。
“平时遇到老人来买个血压仪、血糖仪、按摩垫什么的,我们开口就是‘老人价’了,利润低得不能再低,根本没有赚头。而且这些医疗器械大都属于耐用消费品,买一个能用好几年,重阳节再促销,我们就真的该赔钱了。”赤坎某医疗器械店销售员梁小姐如此说。
而我市一家商场的导购员李女士则说,让老年人买生活必备品之外的东西很难。虽然儿女们肯为父母花钱,但重阳节在很多年轻人眼里并不是很重要,所以在重阳节做促销活动,显然没有必要。
记者在街上随机采访了3位老人,他们都表示不会经常逛商场购物,也不想让子女给自己买太贵重的东西。
观点
赤坎肖先生:儿女何尝没孝心?只不过现在生活好了,家里并不缺孝敬老人的物质条件,象保健用品,平时想买就买,无须等到重阳节。
开发区林女士:其实老人最需要的是亲情与团聚,所以一家团聚和老人喝喝茶吃吃饭,聊聊家常,是对老人最好的重阳礼物。
霞山许小姐:与挨得很近的国庆、中秋相比,重阳节确实是小节,市场上缺专属的应节实物商品。象我们一家,都打算黄金周带老人小孩外出自驾游了,还买些啥?
吴川王伯:春节有年货,端午有粽子,中秋有月饼,重阳有啥必买的过节商品?
赤坎骆先生:查了旧例,重阳与敬老并无必然联系,重阳本是举家登高游玩的节日,传统的民俗有赏菊花,插茱萸,吃重阳糕,喝菊花酒。可惜市面现已难觅重阳糕,菊花酒和茱萸,唯菊花可见。如果商家开发这些传统的专属应节商品,我会“帮衬”,毕竟,我们现在连西方传入的节日都可以接受,为什么不能接受传统的习俗呢?
廉江李妹:与父亲节、母亲节相比,重阳节要本着敬老的理念促销,简直“弱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