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政府搭就业转移平台促劳务输出

2014-10-07 16:03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文/周文硕 李亚强 谭总 图/杨迅

新寮镇东坑村的虾塘已面目全非。

    相隔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徐闻连遭两次台风正面袭击,损失严重,复产工作困难重重。为指引受灾群众积极面对,当地政府除了支持复产外,更指导受灾群众外出务工,以渡过难关。 据了解,台风“海鸥”后,通过职业介绍所进行应聘的人员增加了30%,完成就业转移的人数较去年同比增长了15%。

    旧疤未愈 又增新伤

    7月18日,41年一遇的17级强台风“威马逊”正面袭击徐闻,伤害可谓摧枯拉朽,徐闻一夜之间变得满目疮痍。据当地统计,徐闻县经济损失87.2亿元,相当于全县去年GDP的66%。

    在“威马逊”正面袭击后不足60天时间,徐闻再次遭遇台风“海鸥”袭击,风暴潮与天文潮叠加引起海水倒灌,持续10多小时的大风暴雨,供电线路再次被摧毁,公路损毁,海堤多处出现缺口,全县经济损失达40.2亿元。不少群众感慨:“旧疤未愈,又增新伤。”

    从这些冰冷的数据来看,外界很难理解接连两次台风对徐闻的打击有多么严重。

    近日上午,记者在徐闻南山镇采访时看到,此前不少从“威马逊”中侥幸存活、长势正旺的香蕉幼苗,在“海鸥”吹袭下再次倒伏在地,茄子、韭菜等农作物经狂风暴雨吹袭后也是损失惨重。当地群众告诉记者,金秋十月来临前夕,晚稻正处在抽穗扬花期,但强风扫过,温度骤降却严重影响水稻授粉和灌浆,很可能导致减产。

    徐闻县南山镇余宅村村民余方种植的30亩香蕉几乎在此次风灾中毁于一旦。他对记者说,如果顺利成长,这些香蕉每亩可以给他带来至少一万元的收益,但台风吹袭之后不仅将失收,而且仅香蕉幼苗的直接损失就有数万元。

    在和安镇蓝田村的护海堤,记者看到,这条海堤已是千疮百孔,连环村公路都被扯烂。当地村民说,台风当天的海潮不仅冲垮了海堤、淹没了虾塘,而且蔓延至近海200米处的居住地,连虾塘内的打氧机都被冲到岸上。村民告诉记者,由于家里房子被淹,农作物、虾塘和海堤受损,修缮房屋和灾后复产像一块石头沉甸甸地压在他们心上。

123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广州湾大道情侣码头预计国庆假期期间对外开放
  • 霞山交警逆风而行 扶栏清障护民安
  • 环卫工人清理城市垃圾
  • 攀岩夺冠 喜不自禁
  • 风高浪急
  • 吴川:转移群众3213人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