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新闻网讯: 根据欧委会第1421/2013号法规,2015年1月1日起,中国内地所有产品不再获得欧盟普惠制优惠。随着欧盟“普惠制”待遇取消,我市输欧产品平均税率普遍上浮约3个百分点,这将明显降低我市产品出口欧盟市场的竞争力。我市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须引起高度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
我市相关出口产品不再享受普惠制待遇后,一方面,按照普惠制证书平均能给企业带来5%的关税减免,这意味着出口欧盟国家的企业将多出5%的运营成本。据统计,今年1-11月份,湛江检验检验部门为湛江地区外贸企业签发的欧盟普惠制证书为913份,签证金额为4109.6万美元,这意味着湛江外贸企业出口欧盟的产品将多出205.5万美元的运营成本,湛江出口欧盟的水产品、电饭锅、钢铁制螺钉、螺母、钻头及富贵竹等产品均受到影响。进口商会要求中国出口企业分摊关税成本,进一步压缩出口企业的利润。另一方面,关税成本增加后,我市产品在欧盟市场的售价会提高,这就会削弱我市产品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
在欧盟“收紧”普惠制新的出口形势下,检验检验部门建议采取以下举措进行应对:
开拓除欧盟外其他发达国家市场。有条件的企业可充分利用普惠制原产地规则,实施“走出去”战略,考虑在继续享受普惠制待遇的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充分利用自贸区低关税优惠政策。除了欧盟、东欧、美国等传统市场外,企业还可以充分利用自贸区的低关税,将产品出口到与我国建成自贸区的国家和地区。从长期看,我市外贸企业从根本上须走转型升级的发展道路,开发新的外贸增长点,加强产品研发,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湛江制造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化被动为主动,以确保我市外贸持续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