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民致富“领路人”
刘国彬的乡土品牌之路,盘活了当地的农业产业,也破解了当地农民农产品流通的难题。他还在企业中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标准化”的发展模式,让企业兼顾发展的同时,也为周边农民带来更多的实惠。
在刘国彬创办企业前,农民种植菜头仔一直由中间商在收购转卖,“打白条”、“压价”的现象时有发生,收益并不高。由于缺乏销售渠道,当地农民对此无可奈何。在刘国彬企业的带动下,遂溪菜头仔的田头收购价倍增,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不少农民走上致富路。
在品牌化建设中;刘国彬还尤为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希望引导农户科学栽培和产品的标准化普及,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达到增产增收目的。为此他还特意在下录镇建立了一个1000亩的省级标准化示范区。
从2011年农业部门对示范区考核验收的“成绩单”上,不难看当中对农民带来的实惠。当时,示范区内所种的是甘薯,3年的平均亩产量增产了386公斤,商品率从原来的50%-60%提高70%-85%,新增产值347.4万元,示范区农户人均年增收1726.64元,同时还辐射带动了全县12366户农户标准化生产。
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尽管作为企业经营者事务繁多,但刘国彬积极参与市、县人大常委会的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平时也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围绕党委的中心工作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建言献策。
履职以来,他就旅游、非遗文化和擦亮“中国第一甜县”的品牌等方面先后提出议案和建议。他在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大力度开发县域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并被推荐为当年的代表优秀建议。
除此以外,刘国彬还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回报群众的信任。他心系困难群众,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主动为青年创业发展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多年来还多次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先后向慈善事业、教育事业和新农村建设捐款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