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马村留守妇女帮渔民打工。谭总 摄
近日,笔者在徐闻县西连镇石马村了解到,该村在去年下半年遭受两次超强台风袭击后,陆续输出青壮年劳力约500人。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目前,大部分村民已从困境中走了出来,石马村重现生机。
养殖大村连遭重创
石马村共有500户2512人,耕地1912亩,人均不到0.8亩,是个人多地少的村庄。200多户村民“靠海吃海”,养殖珍珠、对虾及名贵鱼类,把捕捞业、养殖业搞得风生水起,2013年产值曾突破5000万元,该村成了当地赫赫有名的养殖大村。
但是,受到去年7月和9月两次超强台风的袭击后,石马村养殖业一落千丈,很多村民陷入困境。严重的灾情引起了县委县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一批批救灾物资送到该村,暂时缓解了村民生活方面的燃眉之急。为了解决村民的生活保障问题,徐闻县确保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领取了社保养老金。
该县有关部门积极宣传发动村民外出务工,帮助他们尽快摆脱困境。县人社部门举行3次大型招聘会,帮助村中年轻人找到了工作;镇村干部也鼓励村民外出打工;村中一些先期在珠三角打工的年轻人也帮忙联系工作,让村民一到珠三角就有工可做。正是在多方面的宣传发动及职介部门的帮助下,该村一些青壮年劳力陆续加入到外出务工行列中。
约500村民外出打工赚钱
“目前,村中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在外打工,总人数约500人,其中300多人在珠三角,100多人在海南。”村干部李仁何说,外出打工的村民人均月收入大约在2000到6000元之间。特别是在海南打工的村民,每人每天都有两三百元的收入。由于收入可观,很多是夫妻俩齐上阵。
39岁的村民梁马东目前在佛山一家工厂当管工。在去年的风灾中,他家37万元的投资全都随风而去,其中贷款就占了17万元。他说,按目前的能力很难筹到资金东山再起,毕竟渔排的投入较大,外出打工是最好的出路。在朋友的介绍下,他只身远赴佛山进厂打工。因为有管理经验,他很快上手,仅两个月就升为管工,月工资约4000元。工作稳定后,他又把妻子带来打工,月收入也有近3000元。
村民期盼重现养殖大村辉煌
据笔者多方了解,这些外出打工的村民通过努力工作,正逐步走出风灾困境,生活已相对安稳下来。他们表示,等攒够钱了就回去把虾池、渔排、螺桩搞起来。“回乡搞养殖业才是我的最终目标,我一定会回去的。”在珠海斗门一家饲料厂打工的村民李奇在电话中对笔者说。
李仁何说:“现在,石马村已由养殖大村变为劳务输出大村。这种暂时的转变是为了全村今后更好的出路,那就是重现养殖大村的辉煌。”据了解,石马村除了500名青壮年在珠三角、海南等地务工外,剩下的一些60岁以上老人和留守妇女也不甘人后,他们组成一支约120人的队伍,每天开出4辆农用车,从早上4点就到徐闻各个乡镇甚至雷州等地,给专业种植户打短工,每人每天赚取100到200元的收入。石马村村民逐渐走出风灾的阴霾,村庄重现一片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