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海的诞生与崛起
“于学伟离开中化是因为在财务、业务方面出现了严重问题。”前述知情人士称,因为胆子大,有不少操作做法都处在违规边缘,于学伟的过往,在中化天津原同事那里风评较差。
于学伟大概离职于2012年,在王飞被查之后。从中化离职后,于学伟不仅带走了一帮心腹员工,还从中化挖走了不少客户,甚至转移了地方政府资源。
瑞海国际的官网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1年。然而,查阅工商资料可以发现,该公司的实际注册时间为2012年11月28日,也就是王飞案发之后。工商资料显示,瑞海国际的股东为李亮和舒铮两个自然人。很难从公开信息找到该公司与于学伟的直接关联。
不过,腾讯财经引述舒铮的回应称,其在瑞海国际是在为别人代持股份。但舒铮没有透露为谁代持。
瑞海的另一名股东李亮,其身份也备受关注。一位瑞海员工告诉界面新闻,他这几天没有见过李亮。“爆炸发生的时候,李亮在外地出差”。爆炸发生后,该瑞海员工被传唤到当地公安局配合调查,他也没有从调查人员那里获得老板的消息。
尽管不在台前,但于学伟在瑞海中的角色非常关键。前述不具名知情人士表示,于学伟跟当地港务局和海事局的关系非常密切,瑞海国际能以民营企业的身份获得危化品储运的资质,主要就是靠于学伟出面沟通。
界面新闻记者未能联系上于学伟进行求证。上述知情人士称,于学伟很可能不在国内,“据说正在旅游”。“这里面水很深,包括只峰在内,处于台前的人都是小角色”。
瑞海国际的背后可能不止于学伟一人。8月16日晚,多家媒体报道称,一位叫董蒙蒙的人,前天津港公安局局长之子,很可能是瑞海国际的隐秘股东之一。不过,界面新闻记者尚未获得直接证据证实该消息。
瑞海国际官网称,它是天津口岸危险品货物集装箱业务的大型中转、集散中心,是天津海事局指定危险货物监装场站和天津交委港口危险货物作业许可单位。年货运吞吐量100万吨,年营业收入达3000万元以上。
这家公司的发展时间不长,从2012年注册,到2013年租用当地一家物流场地进行危化品仓储的改造,到2014年改造完毕验收启用,瑞海国际用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对同类企业的追赶和超越,是作为央企的中化在当地的最大竞争对手。
一位曾在中化任职的高层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透露,中化租用了瑞海国际的仓库。“因为瑞海的仓库比中化的要大很多”。该人士还表示,中化曾经想参股瑞海国际,但最终未能达成协议。
瑞海具备的能力不容小视。关于其如何通过环评、安评和规划,在距离住宅小区不足1公里的地方建设危化品仓库,关于如何取得危化品储运的资质,还有很多的谜题待解。最新消息显示,公安部已成立调查组,调查该爆炸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