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中鸟瞰南三镇调东村新农村建设情况。郎树臣 陈煜 航拍
日前,在霞山生活多年的汪先生返回老家南三砖窑村,大兴土木在自家的宅基地建房,计划建8层,一层给自己及家人逢年过节回家时住,另外几层打算打造成旅游客栈。汪先生说,家乡搞省级文明新农村示范片区建设,以后旅游前景广阔,于是他想到回家建客栈,以便以后回乡养老备点“养老费”。
自去年广东省新农村连片示范工程启动以来,作为全省首批14个新农村示范片之一,南三区的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正如火如荼开展。像汪先生一样,回南三投资建设的乡亲也不在少数,他们看中的就是家乡未来广阔的前景。
据悉,该区在通过湛江市生态文明镇村考评后,计划再用2年时间,依托南三海岛旅游圈,把海丰、东湖、南米3个行政村的26条自然村连片成一个“五彩渔村”示范片。目前,该区已制定新农村示范片区建设项目库,启动前期资金1亿元,不断推进各个项目的建设。
昨日,来自北大的学子们在南三镇调东村实地了解新农村建设情况。
连线成片
构建“五彩渔家”乡村旅游格局
2014年11月18日,这是令南三人欢欣鼓舞的好日子。那天,南三岛以独特的资源优势获得省级文明新农村示范片区建设的资格。随后,南三区将其写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作为重点项目来抓,并制定《南三区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实施方案》,紧锣密鼓地展开了各项工作。
据了解,南三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包括海丰、东湖、南米3个行政村共26条自然村(其中湖村、禾地坡村、路西村、砖窑村、大辣村为特色村),规划总面积约22.96平方公里,部署35公里的乡村大道建设、村庄硬底化亮化工程、村庄文化广场等项目,努力构建“五彩渔家”乡村旅游格局。
按照“整治和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挖掘和凸显海岛人文特色,推进滨海旅游建设的‘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该区将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宜居村庄、产业经营、民主管理、扩容提质、海岛旅游六大“提升工程”,整体打造具有南三海岛特色的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美丽、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农村,辐射带动和提升各地新农村建设水平。其中,主体村之间的连线以东湖乡村道路、南米乡村道路、海丰乡村道路以及南三贯岛公路串联为主,全长约35公里。同时作为一条旅游路线,让旅客沿线体验大海的壮阔、田园的风光,从而带动各村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就如何创建好南三新农村示范点,南三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指出,按照“不搞大拆大建、尽量保留原生态、深入挖掘本地传统文化资源、彰显乡村特色、记得住乡愁”的理念,在建设过程中要始终突显南三生态优势。新农村还将结合南三岛争评“全国十大美丽海岛”为契机,整合农村清洁工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发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等各方面资源,形成创建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工作的强大合力,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