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最佳创意奖、最佳营销奖、最佳人气奖、最佳慈善奖、最佳表现奖的小记者在台上领奖并合影留念。
11月20-22日,2015湛江日报社冬季汽车博览会在体育中心举办。21日,在车博会现场举办了“快乐童年” 跳蚤市场热卖会。在活动现场,小记者们采购、推销、兜售、成交、捐款……寓学于乐,通过亲身实践和体验,养成勤劳节俭、自主自立、有爱心的好品质,同时,他们也从劳动中体会创造价值的乐趣和成就感。
小记者们组建自己的“营销团队”,热情叫卖漫画书。
这个跳蚤市场热卖会非同一般,有边演边卖,也有现做现卖,有物品拍卖,也有爱心捐助,现场气氛活跃。此次活动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营销奖、最佳人气奖、最佳慈善奖、最佳表现奖。
获奖小记者向本报记者介绍了他们的“生意经”和感受。
小记者边敲锣吸引顾客,边吆喝着推销商品。
最佳创意奖——钟佩颖
买骨瓷茶具“赠赏”七级琵琶曲
“什么样的销售方法才让商品更具特色,最吸引消费者?我思考后发现若选择一件质量高的物品,与我能弹琵琶的特长相结合,进行售卖,一定很吸引人。”于是,小记者钟佩颖选用了一套造型独特、质量超好的骨瓷旅行茶具,并配上买茶具送演奏一曲七级琵琶曲——《彝族舞曲》作为销售手法。
果不其然,这种销售方式吸引了许多客人,钟佩颖先演奏一曲以博得人气和眼球,再介绍茶具的特别之处,并承诺若购买,会单独为其再演绎一次。很快,便有一位叔叔买了一套,并和女儿一起欣赏演奏……
“通过这次活动,我学会了从新的角色思考老问题,大胆设想,‘厚脸皮’尝试,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钟佩颖说。
最佳营销奖——陈子宜
带上小伙伴做流动销售和拍卖
“我整理了家中的70多本漫画、20多本作文、小说与10多个小玩具,还有一条长挂袋等打包好去义卖。”陈子宜一到“铺位”,就把所有物品都摆放好,一边叫卖一边等待买主。
跳蚤市场慢慢热闹起来。陈子宜的3个同班同学也来了现场,加入销售队伍中,并很快进入了交易状态。他们一边招揽客人,一边用心仔细地向过往行人说明商品的好处,行人纷纷驻足围着“铺位”听讲解。
他们还做流动销售和现场拍卖,不到半小时,70多本书只剩下七八本了,那些小玩具也只有剩下两个了。陈子宜由于有伙伴的相助,一齐努力,商品卖得又多又快,获得了最佳营销奖。
“我既开心又感谢我的伙伴们与我共同做了件有意义的爱心活动趣事,我也学会了如何机智地随机应变,真是受益匪浅。”陈子宜说,他的小伙伴说以后类似的活动再邀请他们参加。
丰富有趣的小玩具吸引了小顾客。
最佳人气奖——梁材铭
手工编织中国结吸引大批顾客
“我所卖的是纯手工编织的中国结,是具有中国风的饰品,样式多种多样,如有爱心、小鱼、手链等,它们像征吉祥如意、平安健康。”小记者梁材铭介绍说。
摊位上挂着漂亮又有特色的中国结饰品,梁材铭和他的小伙伴们热情地吆喝着,瞬时吸引一批又一批客人过来欣赏,他们惊叹于它的精美,都爱不释手,纷纷掏钱购买。
梁材铭获得最佳人气奖,第一次感受到当“小老板”喜悦。“当我站在领奖台时,我心情无比激动,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说,通过这次当“小老板”,让我学会了如何招揽顾客,学会了如何理财,真希望下次再当“小老板”。
最佳慈善奖——周卓威
捐赠义卖物品所得款项365元
“我将在跳蚤市场上义卖物品所得的365元,通过湛江日报社好人好报资金会全部捐赠给贫穷地区。”周卓威说,他要感谢湛江日报社提供了这个平台,感谢所有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爱心购买人士。
周卓威告诉记者,公益慈善奖不同于其它奖项,它是对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心与爱心的社会评价,具有特殊的含金量,他说,获得这次活动的最佳慈善奖,很高兴也很珍惜这个荣誉。
“只要人人奉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周卓威说,公益慈善如一首歌,一盏灯,通过小记者团活动参与公益慈善捐助,可以倡导更多的同龄小伙伴参与其中。
热爱漫画的小顾客和“摊主”小记者讨价还价。
最佳表现奖——林熹
摇着铃铛吆喝推销新鲜水果
在其他小记者摊位人挤着人,为一两件物品争得不可开交时,林熹的水果摊却无人问津。这可是林熹和妈妈辛苦了一个上午,到水果批发市场买来水果,清洗干净后打包来卖的。“卖不出去,我有何脸面回家见妈妈?”林熹心想:“不行,得想个办法才行。”
于是,林熹机灵一动,拿起铃铛,边摇边喊:“瞧一瞧,看一看,新鲜水果,已洗干净,开袋可食,不甜不要钱!”这个办法奏效了,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档口前。林熹边忙着招呼客人,边让客人试吃水果。不一会,林熹的水果一销而空。
在无物品可卖时,林熹机灵一动,向旁边的“小老板”购进了一些小玩具,又向顾客推销起来。路过的人们纷纷称赞道:这小朋友真会做生意!
“由于有了想法马上行动,勇于表现,让我顺利地把货品一销而空。也让我懂得了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大胆地去表现,去争取,最坏的结果也坏不到哪里去。”林熹分享感想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