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种花不再“跟风” 花农“闻风而动”

2016-01-03 12:11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文/陈纪臻 图/李波

花农正在加工半成品风景树,准备出口。

    “往年因为销路问题,再美的花卉也只能开在园中,年景不好时卖出的花连一半都没有。更着急的是,有时客人们需要的我们却没有种,或者种植量少!”日前麻章花农王师傅对记者叹道。如今,王师傅的烦恼有望解决了。

    近日,记者从湛江花卉协会了解到,湛江花卉产业近几年来发展迅速,成为广东乃至华南地区重要的花卉种植、销售基地。花卉产品畅销全国,出口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地区。但其传统营销模式渐显乏力,为打破瓶颈,湛江花卉网在去年12月开始运营,本地花卉尝试“互联网+”模式,让花农及时获知市场信息。

    现状

    发展迅速但遭遇瓶颈 信息滞后产品缺特色

    目前,湛江花卉市场发展迅速,从事花木生产、销售的企业和花农近万个(户),从业人员8万多人,种植面积约45万亩,年产值30多亿元。湛江已成为广东乃至华南地区重要的花卉种植、销售基地,是以绿化苗木、棕榈、阴生植物、盆景为主的生产基地及交易中心,尤其是阴生植物,畅销全国,出口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地区。

    然而,随着日益发展,湛江花卉产业也面临不少瓶颈问题。柯帅坦言,由于利益驱使,花农容易“跟风”,某一年哪种花卖得好、价钱高,第二年就会扎堆种植,可想而知花儿最后都滞销了。柯帅指出,湛江花卉目前分散经营,小农经济为主体。每一个体“各自为政”,既要进行引种、繁育、实验,又要进行生产、经营和销售。结果,多数企业忙于应对各个环节,未能形成有特色的品种,加上对市场的预测能力较差,导致产品过剩恶果,经济效益自然变差。

    “这种高速低效、数量型扩张的阶段,未能很好的利用湛江自然资源优势,没有切实考虑当地气候条件,盲目发展花卉项目,造成低水平重复投资和建设。”

    据他分析,“跟风”究其根本是花农信息滞后,“花农不了解市场需求,自然就只能靠自己的经验判断,因此有时难免判断失误。”

    在麻章的一间花卉大棚种植园,花农王师傅种植了12亩大棚花卉,花种包括欧月季、君子兰等数十种。花卉长势喜人。但王师傅担忧地说:“往年因为销路问题,再美的花卉也只能开在园中。销售偏向零售方式,谁有需要,开车过来拉走一批,年景不好时卖出的花连一半都没有,有时客人们有需要,我们却没有种植,或者种植量少。这种事情发生过很多次了。”

12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江口岸通关便利化政策推介活动走进贵州重庆
  • 环北广东工程最长支洞白石支洞提前贯通
  • 是竞逐更是共进!湛江“百千万工程”现场推进会走进坡头吴川
  • 霞山区爱国街道洪屋社区:体育公园落地建成 居民幸福指数攀升
  • 市少年儿童图书馆连续6年参与21天阅读挑战活动  让更多少年儿童爱上图书馆
  • 霞山海鲜美食综合体建设正酣  2027年可享“渔获上岸即尝鲜”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