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种花不再“跟风” 花农“闻风而动”

2016-01-03 12:11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文/陈纪臻 图/李波

湛江花农通过科技创新,培育的新品种畅销国内外。李波 摄

    尝试

    湛江花卉网已运营 花农协会互通信息

    为突破瓶颈求发展,2015年12月“湛江花卉网”正式开始运营。它由广东省花卉协会创办,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作为花农和客商之间的桥梁,及时更新花农种植的信息,为企业或个人提供网上交易洽谈的平台。同时,在网络上销售花卉产品,特别是小盆栽,通过电商销售,可实现小量化多批次销售。

    “绿宝”这一品牌原本在花卉市场中享有名誉,但在激烈的竞争中逐渐衰落,价格一跌不振。经多年努力,将“绿宝”矮化的樊教授,通过电商平台找到了出路。记者在“绿宝”培育基地看到,一盆矮化后的“绿宝”盆栽,仅10多厘米高,但却能卖出12元的价格,比一米多高的树状盆栽价格还高,也更受欢迎。同时,通过电商平台小量化多批次销售。柯帅介绍,预计伴随着销售渠道的不断拓宽,从育种组培、栽植管护到市场批发、物流配送,将实现从虚拟到实体的高度融合。通过科学规划、完善配套,引导干花产业、物流行业集聚发展,努力形成“网店—市场—物流”大循环格局。花农们将通过这一平台,向外界推介特色产品,推动“草根经济”向“品牌经济”转变。通过实施“互联网+花卉”计划,鼓励各类农业生产销售主体开展网络销售,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花农王师傅了解到这一网站后,乐呵呵地说:“这个好,这样花农与花农之间,花农与花卉协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能及时通气。谁家没有花,可以介绍到下一家去买,客人也可以从网上直接看到那些花卉种植园的种植情况,这样一来就不烦恼种好的花如何才能‘走得远’了!”

    建议

    打造“生态观光带” 推出花卉拳头产品

    如今,湛江花卉苗木不少已出口到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地区,如何把客人引到湛江呢?这是花卉产业发展需要考虑的新问题,柯帅觉得,湛江始终缺少一个类似于广州的百万葵园、云南的亚洲花都等花卉苗木展示平台。

    “湛江的花卉产业多是传统种植营销,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种植的花卉产品不仅缺特色还缺展示的平台。”柯帅建议,湛江打造一个“生态观光带”,将具有影响力的花卉产品摆出来供大家欣赏,不仅能够吸引外地游客,带动旅游发展,同时也能打响花卉苗木的名气。

    据柯帅介绍,湛江发展花卉产业有四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一是气候优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种植花卉苗木生长速度快;其二是独特的土地资源优势,湛江近2/3的土地都是火山灰,土质深厚疏松肥沃;其三是四通八达的交通资源优势;其四是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柯帅认为,湛江花卉产业若想进一步发展,就要推出湛江的“拳头”产品,并加以推广种植,“黄金熊猫、秋枫、细叶榄、桃花芯等特色花卉苗木,都可入选主打产品行列。”

柯帅带着记者走遍了多家花卉种植基地,既有一颗数十万元的罗汉松,也有造型独特的榕树,还有多种矮化成盆栽出口的苗木。他告诉记者,这些在湛江土壤中长大的珍贵苗木,可谓是养在深山无人识,不仅外地客商很少接触,就连本地人也没多少看过。柯帅希望,能通过打造一个“生态观光带”展示平台,让这些特色花卉苗木进入人们的视野,供市民和外地游客参观,同时也可提升湛江旅游形象。

12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江口岸通关便利化政策推介活动走进贵州重庆
  • 环北广东工程最长支洞白石支洞提前贯通
  • 是竞逐更是共进!湛江“百千万工程”现场推进会走进坡头吴川
  • 霞山区爱国街道洪屋社区:体育公园落地建成 居民幸福指数攀升
  • 市少年儿童图书馆连续6年参与21天阅读挑战活动  让更多少年儿童爱上图书馆
  • 霞山海鲜美食综合体建设正酣  2027年可享“渔获上岸即尝鲜”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