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华和“红珊瑚”艺术团获奖的演员合照。

朱华和她的“红珊瑚”艺术团双捧香港艺术节的“金紫荆”奖杯。

朱华在为抗风救灾义演。

朱华培养的多才多艺的女儿梁云霞。

朱华是市开心文化广场演出最积极的民间歌唱家。

朱华率“红珊瑚”艺术团慰问部队演出获赠锦旗。
湛江新闻网讯:2007年6月25日,在香港中环大会堂举行的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金紫荆杯”中港才艺大赛上,只有8名表演者出赛的湛江红珊瑚艺术团,像歌曲所唱的“一团火焰出水来”一样,在有全国30多个省、市业余文艺精英团队的同台竞艺中,一举夺得1个全场最高奖项的大金奖、3个金奖、3个银奖和1个铜奖,搏得了现场数千名观众的热烈掌声。为此,红珊瑚艺术团还获得了大赛颁发的“最佳组织奖”,团长朱华获颁居功至伟的“园丁奖”。
这消息经湛江晚报报道后,红珊瑚艺术团名声大振,不禁得人们奔走相问:“这红珊瑚艺术团在湛江哪里呀?她们的团长朱华又是个什么样的艺术家……
那就让我们给大家详细介绍吧——
红珊瑚,是我对湛江的向往
朱华,来自聂耳的故乡云南,从小就酷爱音乐。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一部电影《红珊瑚》把她深深吸引上了。一望无际的大海、椰影婆裟的海滨、劈涛斩浪的战舰……当时在上小的她向老师和大人四处打听:“那个地方是哪里啊?”人们告诉她:“是湛江。”长大后,她直奔湛江来了。美丽的南海滨城湛江果然令朱华深深爱上;可她选择的保险工作更把她深深捆上了。好不容易干到退休,她说:“我总得用我的艺术特长为自己向往的湛江做点事吧?”于是,她用自己的近万元积蓄,置音响、买服装、四出寻找那些和她志同道合的业余歌手和音乐爱好者,办起了一个艺术团。大家问“团名叫什么?”朱华二话不说:“就叫红珊瑚!”而这个呱呱着地的“红
珊瑚艺术团”的排练场所,就在她的家。
那是16年前的2001年1月9日。
当年2月2日晚上,刚成立不到一个月的红珊瑚艺术团,冒着寒冷慰问了驻湛海军92776部队。场外演出,寒风细雨,但朱华要求每个团员坚持穿演出服。就在部队的露天电影场,热情洋溢地为广大海军官兵们奉献了歌曲《东西南北兵》、《兵哥哥》;舞蹈《军民鱼水情》、《扇韵》、《藏族舞》等18个精彩的文艺节目。
就这样,在朱华的身体力行下,红珊瑚艺术团的每一位团员,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和节假日,通过一次次认真的创作和积极的排练,为我市广大市民奉献上一台台珠彩纷呈的文艺节目。连续五年,红珊瑚艺术团都被评为湛江市开心文化广场的优秀演出单位。团员曹康表等深入生活创作并进行男声组合演唱的富有雷州半岛特色的《广州湾艇仔歌》,被评为广东省原创歌曲表演金奖;朱华本人更被评为广东省优秀文化志愿者。本文开篇的香港回归十周年“金紫荆杯”中港才艺大赛他们捧回的累累硕果,正是朱华和红珊瑚艺术团心血结晶的最好写照。
从创团至今16载,朱华也记不清楚红珊瑚究竟义演了多少场?这班由医生、护士、机关干部、退役军人、下岗工人、家庭妇女和在读高校学生、一线讲师教授等组成业余文艺团体,只知道朱华团长一声号令,他们召之即来、来之能演。欢度新年,他们给大家奉献上自编自演的红珊瑚“春晚”;五一、国庆,湛江开心文化广场总见他们的身影;慰问部队,不少子弟兵都能喊出“红珊瑚”不少演员的名字;去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他们一气为霞山的海头、南柳、东山村一天连续演出了三场……
讴歌抗风英雄的英雄
去年10月4日,一场最高时速达18级的超强台风“彩虹”正面袭击湛江。倒海翻天之势,吹垮了多少建筑,又吞噬了多少正在杨花抽穗的农作物;奋力抗击之际,又塑造了多少舍身抢险、将万千人民生命系于一身的英雄。这,就是伟大国家的力量;就是英雄民族的自豪!这,就是社会责任的使然;就是时代迸发的主旋律!
正是在这个主旋律的感召下,一个热情颂唱抗风英雄的热潮在港城湛江铺天盖地。肩负着唱响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湛江文艺工作者,她们载歌载舞,涌向部队驻地、军港码头、消防哨所、武警营区、机关学校、工厂农村……正是在这个主旋律的感召下,一名讴歌抗风英雄的英雄,又成为人们传颂的对象。她,就是年近六旬、15年间活跃于湛江乃至香港、台湾民间艺坛的湛江市红珊瑚艺术团团长朱华。
台风侵袭,她家的房子也被吹开了顶。“舍小我而成大我”,她首先想到的是更多在风灾下无家可归的民众;在风灾中拯救民众于水火之间并帮助这些灾民重建家园的抗风英雄。“这就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这就是我们文艺工作者最值得讴歌的时代英雄!”朱华说干就干——
她一声号令,让纯属业余、各有工作的全体红珊瑚艺术团团员停下手中的活投入创作、排练,她家那个被吹开了顶的大厅就是排练场。
临时演出,诸如交通、误餐、饮水等经费一时难于统筹。她二话不说,把自己准备修补房顶的七千多元费用全部垫上。
团员们不让,要大家凑钱。她斩钉折铁地说:“抗风英雄面对困难,连生命都不顾!我们去颂扬他们,还要去斤斤计较自己的一点金钱吗?连身先士卒都做不到,我这个团长还要来干啥?”
丈夫说,台风后还会有余雨,家里开了个“天窗”咋办?她义无反顾地说:“如果我们的抗风英雄在抢险救灾中个个都先想着自己的家,他们还会一心扑上前线救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吗?”
就这样,好几个通宵达旦,一台感人心扉的颂扬抗风英雄节目拉出来了——有医生团员、男高音杨文伟的创作歌曲《生命》;有原南海舰队文工团演员、女高音胡美珍重新填词的《英雄赞歌》;有湛江师院教授团员姚远的诗朗诵《湛江不是林黛玉》;有从日本音乐学院归来、慕名一定要加入颂扬抗风英雄演出的青年钢琴家陈小东……当然,压轴演唱非朱华团长引腔高歌的《我和我的祖国》和她亲自谱写的《“彩虹”无情,人间有爱》莫属!
部队的指战员、福利院的小病童、渔港的渔民、灾区重建家园的人们紧紧地拉住红珊瑚艺术团团员的手说:“你们也是抗风英雄!”团员们紧紧地拥抱住一连数天兼程演出,连眼睛也熬红了、声线也唱嘶哑了、因患有高血压在演唱中晕倒了爬起来再唱的朱华团长,难按心中的激动,难掩夺目的热泪,大家在心底里呼出:“敬爱的团长,您才是讴歌抗风英雄的英雄!”
今年的春节马上又临近了,我们的红珊瑚又在忙着排练一台准备向全市人民拜年的新节目。问朱华十几年如一日图什么?她高声地答:“为湛江唱赞歌我义不容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