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打造传播地方文化的重要窗口

2016-02-13 17:16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卓朝兴 庞洁

遂溪龙湾醒狮基地制作的狮具远销海外。张锋锋 摄

    近日,记者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了解到: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科学的保护理念,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保护、传承和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其中,位于麻章的 “湛江傩舞陈列馆”免费开放,自建馆以来,吸引了大批海内外客人参观,去年参观人数近万人次,接待团队10余批,成为当地文化惠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平台和爱国主义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推广的重要阵地。遂溪建成近800平方米的“遂溪制糖文化博物馆”,展现当地制糖的历史文化。雷州利用蒲织生产性保护基地开设蒲织技艺多功能展厅,包括蒲织创作室、成品展览室和工具陈列室。雷州石狗博物馆去年免费接待数以万计的游客。吴川注重加强民间队伍的艺术素质培养,邀请有关专家送文化下乡,去年举办了12期非遗培训班,培养民间艺术传承人和基层文化骨干,组织开展貔貅舞、飘色、瓦窑陶鼓等传承活动12场,并在佛山成立“吴川泥塑传承交流中心”,由传承人欧武负责传承推广。吴川市文化馆还在馆内设300平方米的非遗展厅,向外界展示非遗成果。廉江多次走访各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收集大量实物和资料,不断丰富和充实非遗展厅的内容。徐闻县积极挖掘整理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搜集整理汤显祖以及其他历史文化名人的传说,以配合汤显祖逝世400周年纪念活动。赤坎区收集整理了15项非遗项目,编写《赤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一书,现已完成初稿。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还注重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设施建设,着力打造文化产业,其中遂溪龙湾醒狮基地建成800多平方米的“醒狮文化馆”,全年狮具制作达8000多件、狮鼓600多面,远销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港澳台地区等,每年创收500万元,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遂溪县江洪笑口滩:房车聚五湖 滩涂起“新家”
  • 十五运会跳水男双10米台决赛  “湛将”朱子锋和搭档为广东队摘得银牌
  • 广东队夺跳水女双3米板金牌
  • 2025年湛江市“市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全市总决赛开幕
  • 婵宝女双3米板决赛现场 开启带娃模式
  • 无永远冠军 唯热爱永恒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