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怎一个“不文明”了的!

2016-05-03 10:48 来源:湛江新闻网 作者:宋立民

    看昨天晚报评论版,知道在杭州的鲁迅又倒霉了:西湖孤山下的鲁迅先生雕像被人泼了红油漆。环卫工人清洗了1个小时才基本恢复了原状。景区管理部门提醒市民和游客,把景区当自己的家,做到文明出行。

    “又倒霉”者,1928年,孤山已经“耍戏”过鲁迅先生一回。彼时曾经冒出过一位“鲁迅”,自称出了小说集《彷徨》而且卖了八万本,并且常常指导文学女青年的写作,还要写诗给过世的“革命和尚”苏曼殊,说“待到它年随公去”云云。折腾得鲁迅先生不得不写一篇《在上海的鲁迅启示》,说明:“中国另有一个本姓周或不姓周,而要姓周,也名鲁迅,我是毫没法子的。但看他自叙,有大半和我一样,却有些使我为难。”“我不到杭州,已将十年……我之外,今年至少另外还有一个叫‘鲁迅’的在,但那些个‘鲁迅’的言动,和我也曾印过一本《彷徨》而没有销到八万本的鲁迅无干。”

    诚然,“假鲁迅”已经是颇不文明,山贼李鬼是也。不过,今天泼油漆的人同样是不惜颜面“拉仇恨”,有广大网民的骂声为证。

    油漆有粉刷之外的作用,这是笔者逐步认识到的。2007年2月,云南富民县农林局将数千平方米的裸露山体喷上了油漆,冒充绿化。2010年8月,陕西华县某采石场,为避破坏景区的惩处,将扒皮后裸露的山体石壁用油漆涂刷成了绿色,冒充秦岭上的植被。其他的也还有。据一位大连的朋友说,在美国也看到山坡喷了绿漆,一问才知道“是表示暂时不允许开挖,草长出后这些绿漆也消失”。

    这回为鲁迅上漆者,恐怕未必是油漆多得卖不出去,也未必是对于“红色”有多大仇恨。然而,不喜欢“红色鲁迅”的心情是显而易见的。这也不奇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人很讨厌鲁迅的“对于这样也看不上眼,对于那样也看不上眼,所以对于这样又有感想,对于那样又有感想了”,干脆把鲁迅比喻为村头“一天到晚专门爱说人家的短处”的老女人。无奈鲁迅回应:“这的确令人讨厌的,但因此也更见其要紧,因为‘中国的大众的灵魂’,现在是反映在我的杂文里了。”(《准风月谈后记》)当然也包括八十年后泼油漆者的灵魂。

    问题在于,油漆伤害不了鲁迅,景区也不难清理。只是那个不尊重我“民族魂”的灵魂,却是即刻现出了被污染的镜像。郁达夫先生的《怀鲁迅》上了中学课本,不知道现在“撤退”没有。其中一句话被多次引用:“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所以,不必“上纲上线”,这种“漆侮”绝不是一句“不文明”所能够概括的。

    再看看网上,曰“警方已介入调查”,要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这当然也是必要的。可惜,“让爱发牢骚的‘三家一主将’鲁迅滚蛋”的心理,却不是可以一罚就蒸发的。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全国最大吨位纯电抱罐车落地湛江
  • 徐闻“益企办”让菠萝产业旺起来
  • 2025年遂溪县第六届“县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启幕
  • 粤西首城绘文明新卷 廉江以常态长效擦亮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
  • 全球首创漂浮式养殖平台“湛江湾1号”湛江交付
  • 深蓝逐梦启程!“湛江湾1号”铸就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