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末,徐闻菠萝价格遭遇20年一遇的新低,大量菠萝滞销。作为本土主流媒体,本报第一时间介入报道,追踪关注徐闻菠萝价低伤农问题,发出救市呼声,及时建立了报网互动平台,为农户和客商牵线搭桥,帮助果农寻找销路,并连续刊发了多篇追踪报道。该栏目还引起省有关部门的关注。
在各方合力帮助下,徐闻菠萝价格连涨多日,13日最高卖到2.8元/公斤。徐闻菠萝市场回暖、价格趋向稳定,销售也逐渐接近尾声。
农民收割菠萝。资料图
系列报道引各方关注
连日来,本报建立的报网互动平台,让采购商与果农对接,为农户和客商牵线搭桥,帮助果农寻找销路。
通过本报“做媒”,各地客商、散户、爱心企业、爱心市民纷至沓来,抢购徐闻菠萝。京东、苏宁易购、天猫等大型电商平台,生鲜O2O、乡亲直供等微商平台积极帮助果农寻销路,及时让菠萝“上线”。5月6日,天猫电商到徐闻一次性采购100万斤菠萝。
“救市”呼声热烈,面临挑战多多,本报连续发布《考验接踵而至 物流首当其冲》、《本报为你一一释疑解惑》、《菠萝救市不能只打“感情牌” 业内人士呼吁抱团勇闯电商路》、《农民“玩”电商,真有那么难吗?》等多篇报道,全方位、多角度,持续推动、探讨“菠萝救市”问题。一时间,全国各大媒体、各地网站相继跟进报道。该栏目还引起省有关部门的关注,主动联系本报前方采访记者,了解徐闻菠萝有关信息,通过相应措施加大推广宣传力度,帮助徐闻菠萝走出困境。
昨日,记者从徐闻县曲界镇菠萝交易市场了解到,徐闻菠萝一级果最高卖到每公斤2.8元,最便宜的每公斤1元。交易市场人员透露,一级果非常抢手,还没运到市场就被代理商预定。
政府部门积极推进救市
连日来,本报报道引较大反响,当地政府非常重视菠萝滞销的问题,开始通过各种渠道积极救市。徐闻县举办的首届菠萝文化旅游节,除了宣传菠萝产业之外,也吸引了许多商家前来洽谈菠萝收购业务。
5月10日,获悉伊朗一商家要采购7个集装箱菠萝(每个集装箱装重25吨)、10个集装箱香蕉的消息后,徐闻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快速反应,召集徐闻海关、湛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徐闻办事处、湛江边检总站徐闻办事处、徐闻海事局、外经局、口岸局、农业局、林业局、交警大队、海安新港等相关部门单位,召开了徐闻县外经口岸经济工作座谈会,为企业打开快捷便利通关“绿色通道”。
另外,记者获悉,徐闻县正在筹划龙门大世界生态农业旅游区,投资方贔龙实业有限公司计划投资30亿元,借助“菠萝的海”的品牌,打造大型的特色旅游休闲项目。目前,首期投资规划方案正在制定,当地国土部门正在规划约2000亩用地的坐标图。
徐闻菠萝或产生连带效应
徐闻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非常感谢媒体的大力关注,让徐闻菠萝引起全国关注,及时帮助农民渡过难关。农业部门将进一步就徐闻菠萝及当地农产品的种植、销售、物流、推广等问题展开探讨,改变农民“靠天吃饭”的现状。
乡亲直供市场部负责人曾其光说,非常感谢《湛江晚报》提供的权威消息,让果农和商家能够及时了解徐闻菠萝行情。下一步,乡亲直供电商平台将继续和当地果农合作,除了销售菠萝,还有木瓜、玉米、良姜等优质农产品。“徐闻菠萝”将会产生更大的连带效应,推动其他农产品发展。接下来,相信会有更多商家主动到徐闻乃至湛江寻求合作。
“徐闻菠萝收购价现在涨到了每公斤2.8元,这是大家都预想不到的。”徐闻菠萝种植户邓尾说。徐闻县菠萝行业协会会长吴建连说,媒体的宣传效应,让“菠萝滞销”问题得到缓解,为果农挽回了一定的损失,解决了果农的燃眉之急。